“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萬歲之下的九千歲,明朝的副皇帝,擁有這些稱呼的魏忠賢把持朝政多年,是留名青史的佞臣,當時轟動天下的東林黨爭就是因他而起。

為了排除異己,他扶植奸臣自成一派,朝堂上可以說是烏煙瘴氣。這樣一個人卻在死後的第十七年被人提起。

“忠賢若在必不至此。”這句話是末路的明朝無奈之語。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宦官當道

明朝於亂世中開朝,這也奠定了皇帝不信任將領的基礎,朱元璋甚至大殺功臣就是怕自己死後子孫壓不住他們。

可皇帝不能是個光桿司令,朱元璋生性多疑,覺得誰都不能相信,所以扶植宦官為自己做事。一來他們沒有後代只忠於自己,二來太監一輩子都住在深宮沒辦法勾結外臣。

宦官就此走上了政治舞臺,明朝後期太監的風光程度直逼宰相。

魏忠賢便是自願淨身入宮的,他生在貧苦之家又好賭,在一次輸的傾家蕩產之後選擇了進宮,他覺得憑藉自己的本事一定能在宮中飛黃騰達。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他清楚知道想要大權在握就要成為皇上的心腹,所以他用盡手段把自己調到皇長孫身邊,費心討好皇長孫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終於成為了皇長孫的貼身太監。

隨著朱由校登基,魏忠賢的權勢也達到了頂峰,因為朱由校平生最愛木工活,朝政全部丟給了信任的魏忠賢,東廠勢力迅速膨脹,和朝堂士大夫組成的東林黨幾乎不相上下。

魏忠賢大力支援著皇帝的木匠生活,宮殿建好了不滿意就推到重新蓋,為了這樣燒錢的行為能夠持續,朱由校甚至默許了魏忠賢斂財,一時間朝堂上的油水被魏忠賢撈了個遍。

往來宮中時他儀仗煊赫不下皇帝,有不清楚的百姓還真以為是皇上出宮了,對於這件事他甚是得意。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魏忠賢自認只在皇上一人之下,所以自稱九千歲只比萬歲少,以此來彰顯自己的滔天權勢。

一時之間人們只知九千歲不知萬歲爺。

黨政四起

朱由校沉浸在木工活裡,魏忠賢假意和他彙報朝政的時候,他肯定會讓魏忠賢自行處置,但朝臣們是不服氣被一個太監管著。

朝堂上江南出身官員結成的東林黨,更是將魏忠賢視為死敵,羅列罪名上奏,面對如此龐大的官員群體,魏忠賢一開始選擇了示好講和。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但東林黨沒有接受,魏忠賢索性釜底抽薪和朱由校請辭。

朱由校可不想自己去管理朝政,加上乳母客氏為魏忠賢講情,這件事不了了之,甚至把彈劾的大臣下獄,公然偏袒魏忠賢。

此舉一出大大增加了他的氣焰,做起事來是橫行霸道無法無天,朝臣們居然只能聽東廠的差遣。

換而言之只要討好魏忠賢就能高官厚祿,朝廷上下被搞的烏煙瘴氣,他和客氏狼狽為奸前朝後宮被兩個人把持,倒比朱由校還像皇帝。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但隨著朱由校去世朱由檢登基,魏忠賢的地位岌岌可危起來,畢竟朱由校可不像他哥哥那樣無心朝政,相反是個勤政到廢寢忘食的皇帝。

魏忠賢收斂自身小心地向新皇示好,但朱由檢深惡宦官當道,將他趕出宮中搜羅罪名,魏忠賢知道朱由檢不會放過自己,自縊在家中。

除掉魏忠賢朱由檢自覺是有道明君,假以時日定能能光復大明,但他的結局卻是吊死煤山。

亡國之君

魏忠賢的所有勢力都被清空,朱由檢卻發現自己在朝堂上舉步維艱,因為東廠的式微隨之而來的是東林黨的崛起。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這個龐大的江南官員團體再也沒有了對手,勢力極速擴張到朱由檢根本沒辦法制衡,東林黨只知道要團結一致開放言路,可對於後續的主張只有空談。

以往有魏忠賢壓制著東林黨,他們最多上奏摺說幾句諫言,不至於到了把持整個朝堂的地步。

朝廷需要銀子的時候國庫根本拿不出來,朱由檢已經節儉到衣服破了縫上再穿,也沒省出幾兩銀子,大臣們個個富得流油還要哭窮。

加上他在位十七年,天災不斷百姓餓殍遍野,拿不出賑災的錢民間暴動無數,強行鎮壓導致民怨四起。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朱由校兢兢業業為了朝政,卻改變不了什麼,那些個官員早就結成黨羽利益與共。

朱由檢這時候才想到哥哥去世時的囑託,說魏忠賢恪盡職守可以交託國事。

要是他手中有魏忠賢這把利劍,何至於被朝臣欺壓至此。乃至都城被破他在煤山自盡時,太監王承恩還在感嘆,魏忠賢要是還在不會有這樣的局面。

忠奸兩面

魏忠賢行事大多是為了自己攬權,算不上什麼大忠之臣,但是他很多舉措都穩住了當時的朝局。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正因為東廠勢大東林黨就不會成為一言堂,而東林黨的存在也制約著東廠的擴張,兩邊互相爭鬥反而撐住了搖搖欲墜的明朝末期。

魏忠賢愛權還愛財,吃穿用住都要用最好的,朝廷的錢自然是不夠的,所以生平最愛搜刮錢財。

他覺得百姓根本沒什麼錢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將稅收改革減輕田稅商稅,加大力氣去搜刮那些江南富庶之地的鄉紳地主。

雖說是為了自己享樂,但也安撫了百姓的情緒,他們安心耕種就能吃的上飯,當然不會有起義暴亂的事發生,朝廷是誰說了算他們是不在乎的。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不在百姓身上收錢反而增加了稅收,那些地主懼怕九千歲的勢力,不敢加重田稅,只能是自己掏腰包進貢,可以說魏忠賢在時朝廷從來沒缺過錢,貪汙腐敗居然也沒有危及朝廷運轉。

可以說在明朝末期這個爛攤子上,魏忠賢的舉動恰好有利於百姓,朝堂上的烏煙瘴氣並沒有波及到民間。

魏忠賢其人貪汙腐敗是真禍亂朝綱是真,但在明朝後期皇權分散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在國家大事上做出貢獻。

“九千歲”魏忠賢,對明朝作用有多大?為何他一死國家就垮了?

正是他帶來了明朝末期最後一次經濟繁榮,是亂世才會出的奸雄,如果朱由檢沒有殺他,說不定能挽救亡國之勢,政治上的考量不能以善惡做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