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古人的智慧,看看掌握糧食有多重要

今天我們來聊聊看似無聊的話題:糧食以史為鑑可知興衰。我們想要搞懂一個物質的性質,可以不斷做實驗。但是社會學你卻不能這麼做。這時候就體現出歷史悠久的優勢了,後人可以根據歷史來推演可能發生的情況。

糧食的重要性

為什麼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呢?其實中國古代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了。糧食是管仲在輔佐齊桓公時的一柄利器。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春秋時代,國家林立,齊國周圍也有很多國家,尤其是魯國和梁國,是齊國稱霸路上的第一塊絆腳石。這時候管仲出場了。當時的魯國樑國盛產一種布料叫“綈”,而齊國的布料叫帛。有一天,齊桓公開始穿“綈”做的衣服上朝,大家開始紛紛效仿,而管仲下令齊國不允許自己生產“綈”,這種面料只能從魯國兩國進口,同時還放話給兩國商人,運來一千匹,獎勵三百金;運來一萬匹,獎勵三千金。同時降低齊國糧價,讓兩國覺得沒必要種糧食,需要糧食可以從齊國進口。

兩年之後,時機差不多成熟了。於是齊桓公換回帛料衣服。同時下令,齊國從今天開始任何人不準再穿綈。同時魯梁兩國的貿易也被斬斷。齊國不再提供糧食,一個月後,魯梁兩國的糧食漲到了每石千錢。幾個月後,魯梁兩國饑民遍野,國民偷渡到齊國的有十之六七,很快兩國歸順齊國。糧食為齊桓公清掃了第一塊絆腳石。

這還沒完,齊國和魯國之間還有一個小國,名為衡山國。雖然國家不大,但是全國百姓都擅長冶煉兵器,並且全民皆兵。管仲又使出了大殺器。首先,讓人高價進口衡山國武器,有多少收多少。周圍國家比如燕國和代國開始緊張起來,也加入了採購隊伍。

臨近燕國的晉國心想,你燕國買武器是不是準備要打仗,於是也進行採購。接著臨近晉國的秦國也有了同樣的想法。於是兵器價格高漲,整個衡山國國民都投入生產中,武器價格都翻了20倍,還是供不應求。

這時齊國已經慢慢減少了採購,私底下從周圍國家收購糧食,賣十錢就花二十錢收。這一來,大家把糧食都賣給了齊國。齊國一連收了5個月的糧食,全天下的糧食都漲了三倍,這時候離糧食收割還要一段時間,差不多該出手了。齊國突然不要衡山國的武器,而衡山國拿著錢到處買糧,發現買不到,全國大亂。齊國從南部攻打衡山國,衡山國君想了想舉家搬到齊國做齊國公民去了。

當時楚國和齊國不對付,但實力又相當,只能用一些小計謀了。管仲派中大夫王邑帶了兩千萬錢,去楚國高價收購活鹿,並在楚國散佈謠言:齊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成王下令趕緊捉鹿,楚國君臣認為,齊桓公玩鹿,早晚要完。楚國百姓放棄耕種漫山遍野捉鹿。而齊國又開始偷偷屯糧,一年後齊國發現時機差不多了,直接斷絕經貿往來。很快,楚國發生糧荒,在與齊國的對抗中落敗。齊桓公順利登上霸主寶座。

糧食成為了齊桓公稱霸的一大武器。沒有糧食人會餓死,並且糧食生長需要週期,再快也要幾個月,你可以幾個月不用石油,但是 不可能幾個月不吃東西。這是糧食的特殊性。

印度年產量糧食2。6億噸左右,中國年產量6。5億噸以上,而中印人口是比較接近的。印度人均糧食產量220公斤,但是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而中國是糧食第一大進口國。為什麼印度產量都不夠國人吃,還要出口呢?因為印度國內大量人是買不起糧食的,他們的糧食生產出來只能出口,不然就得免費給國內的人,作為資本,肯定不願意幹這樣的事。

那麼讓大家節約糧食,是說未來可能中國有糧食危機嗎?肯定地說,不是!如果馬上就糧食危機才要節約,那肯定不會來得及。中國的糧食產量遠遠不夠大家吃飽,主要是為讓大家吃得更好,糧食危機離中國很遠。但是如果讓所有人隨便吃上肉,我們現在的糧食還不夠,這才是提倡勤儉節約的原因。不是為了防止吃不飽,而是為了可以吃得好。

透過古人的智慧,看看掌握糧食有多重要

嚴守18億畝紅線,很多人不理解,認為需要糧到國際上去買就可以了。未來的一切繁榮都建立在我們有充足糧食儲備的基礎上。堅持18億畝紅線是為了嚴防那個萬一。這是古人的生存智慧留給我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