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 一溼難去,溼性黏濁 如油入面 ”艾灸除溼正當時!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梅雨季節,讓周圍的一切變得溼嗒嗒,不少人昏昏沉沉、胃口不開,雙腳就像灌滿了鉛!

在中醫師看來,這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的表現。

“千寒易除 一溼難去,溼性黏濁 如油入面 ”艾灸除溼正當時!

中醫上說,溼邪分兩種:一種是外邪,是大自然環境中生成的,比如江南特有梅雨季節,外溼嚴重。一種是內邪,是由個人的體質生成的,比如有些人脾氣虛,脾主運化水液,脾氣虛了,人的體內也和我們外部的環境一樣,‘陰雨綿綿’。正常人並不會受到外溼的過多幹擾,但當人體內有溼氣時,和外溼夾雜在一起,溼症就會更加明顯。”

寒溼體,百病生

人體如果達到五級溼寒,命在旦夕!

快來對照一下你是第幾級?

一級寒溼:在表皮症狀:面板騷癢,長溼疹。長過溼疹的朋友都知道,奇癢無比,反反覆覆~二級寒溼:在肌肉症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痠乏力,關節酸困。三級寒溼:在骨骼,即是骨寒溼症 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溼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四級寒溼:在臟腑症 狀:(寒溼在子宮、卵巢、睥胃、肺),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受損,宮寒、婦科疾病、乳腺增生……隨之而來!五級寒溼:在身上症 狀:(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的。

以上是寒溼的等級,趕快對照看看,如果您有以上其中之一的表現,那麼調理身體刻不容緩了。

寒溼體,怎麼破?

想要祛除體內的寒溼,其實方法也非常簡單,每天做一做艾灸,就能大大減少體內溼氣。

艾灸是中藥外治法的一種,有幾千年歷史,安全可靠!艾灸的原理是用熱力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

除此之外,艾灸能調和陰陽、溫陽補虛、消瘀散結,引熱外行、補中益氣、回陽救逆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千寒易除 一溼難去,溼性黏濁 如油入面 ”艾灸除溼正當時!

推薦艾灸穴位

1、合谷穴艾灸祛溼合谷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有“顏面合谷收”的說法,當面部面板有紅血絲時,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2、足三里穴艾灸祛溼足三里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艾灸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可以看到祛溼的效果。3、豐隆穴艾灸祛溼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溼,效果較佳,可以有效健脾祛溼。4、解溪穴艾灸祛溼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堅持艾灸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溼。5、關元穴艾灸祛溼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祛溼。6、中脘穴艾灸祛溼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的位置上。堅持艾灸,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同時有助於祛溼。7、曲池穴艾灸祛溼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意為脈氣自四肢末端至此,最為盛大,猶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風溼,調理氣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煩滿,改善周邊血液迴圈。

每天選擇2-3個穴位艾灸,堅持一段時間即可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

“千寒易除 一溼難去,溼性黏濁 如油入面 ”艾灸除溼正當時!

不過,小編以前也嘗試過自己艾灸,無論是隔姜艾灸還是隔蒜、隔鹽,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身邊都得有一個人幫忙照看,否則很容易燙傷或超時,要是上班外出的,晚上回家都沒有時間艾灸了。

趁著春天的到來,小編給大家帶來一份禮物,讓你一個人在家就能輕鬆艾灸。

用同仁堂艾灸溫通經脈

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

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

限時優惠,買1贈1,買2贈3,買5贈8

點選小程式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