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稻”最高2.25米,堪稱水稻界“姚明”

老刀注:巨人稻是怎麼來的?吃了會不會變成巨人?

巨人稻是怎麼來的?吃了會不會變成巨人?

“我做過一個夢,夢中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裡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那個夢真是太美了。”禾下乘涼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畢生追求併為之奮鬥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就快要實現了,最近有報道稱,在湖南省長沙縣裡的“巨人稻”試種成功。

“我個頭1。75米,巨人稻比我還高,最高達2。25米。”巨型稻種植第一人、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夏新界介紹。據說“巨人稻”長得又高又壯,平均高度是1。8米,最高能達到2。25米,簡直就是水稻界的“姚明”。

“巨人稻”是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改良的“海水稻”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我國水稻育種研究領域的再一次重大成就。

什麼是巨型稻?

“巨型水稻比一般常規水稻的生物量(植物乾重)大50%以上,相比常規水稻,每畝可增產15%至20%。”夏新界介紹,平均每蔸(dou)巨型稻大概是40個稻穗,稻穗的粒數多達800粒,每千粒稻穀重約28克左右,預計每畝產量達1000公斤左右。

此外,巨型稻莖稈壯實,直徑粗約1釐米,抗病、抗倒伏能力強。巨型稻葉片寬大、光合作用充足,能為植株帶來充分的營養。還為魚類、蛙類等動物遮陰避涼,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實現與青蛙、魚、泥鰍等“和諧共處”的生態種養新模式。這樣的巨型稻,終於實現了人們“禾下乘涼”的夢想。

為什麼要研究巨型稻?

“巨人稻”最高2.25米,堪稱水稻界“姚明”

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人們都要吃飽肚子才能幹其他的事。“不吃飽,怎麼減肥”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有的人會說,我們每天都有飯吃啊,不想做飯,就去餐館或者叫個外賣。我們也有了袁隆平的雜交稻,不愁吃不愁穿的。的確,我們是能吃飽,但還是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溫飽線以下。而且在如今這個水稻種植戶和耕地面積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實現單位面積的糧食增產也是非常的有必要。

與奧運會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一樣,科學家們也不斷的追求產量更高、口感更好的水稻。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吃的主食也不一樣,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饅頭和麵食,但同樣也離不開大米。大米也就是水稻的種子經脫殼、去糠等工藝加工後的最終產品。水稻作為全球近50%人口的主要糧食作物,其中有90%產於亞洲。在我國,水稻的主產區主要集中於東北地區、長江和珠江流域。

據報道,我國的稻穀種植面積從2014年開始減少,2016年稻穀種植面積為3016萬公頃,與2014年相比減少0。5%;而稻穀產量也是增長起伏不定,2016年的稻穀產量為20693萬噸,與2015年相比減產0。62%。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導致人均耕地面積和產量低,每年還需要進口糧食作物才能滿足需求。2016年1-12月中國稻穀和大米進口數量為356萬噸,同比增長5。5%;2016年1-12月中國稻穀和大米進口金額為1,614,077千美元,同比增長7。7%。所以要養活這麼多人,國家也是費盡心思,迫切的需要提高糧食產量。

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提高水稻產量,例如,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畝產已經突破1000公斤,還有就是今天的巨型稻。

巨型稻研究歷史

“巨人稻”最高2.25米,堪稱水稻界“姚明”

2007年,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夏新界帶領平均年齡不超過40歲的科研團隊在實驗室裡培育出湘巨1號、湘巨2號等巨型水稻。

2013年在常德西洞庭種下巨型稻試驗田,首次試種成功,畝產突破1000公斤。

2016年,夏新界帶領課題組和湘豐集團合作,在長沙地區種下第一批巨型稻,挑戰更高產、更優質、更高效的“巨人稻”。

巨型稻的疑問

“巨人稻”最高2.25米,堪稱水稻界“姚明”

巨型稻意味著高產量,也意味著高施肥量。有的人擔心巨型稻長得太高,肥料會需要更多,增加種植成本。在實際的水稻種植過程中,我們確實不光只是考慮水稻產量,同時也要關注土地化肥使用、水稻收割問題等。即便所需施肥量可能略有增加,但是巨型稻在生態綜合效益方面,相對傳統稻種是具有明顯優勢的。

按照夏新界的介紹,巨型稻的這種青蛙、魚類共生生態模式不光是單純的水稻收益,還要算上每畝稻田產的青蛙和泥鰍等水產養殖的收益。折算下來,巨型稻的經濟效益比單純種植水稻增加了10倍之多,還能更多地提高土地利用價值。所以雖然巨型稻的施肥成本會增加,但是這種生態種養模式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會增加,應該能抵消部分成本。

有的人也提到巨型稻抗倒伏的問題,其實這個也不用擔心。巨型稻莖稈健壯,直徑粗約1釐米,而且水稻是多分櫱成簇長在一起,只要不是狂風暴雨,還是能夠抗風吹的。同時,稻子收完了之後,這種又粗又長的桔杆,還可以用作牛羊的飼料,要不然就做成生物能源,豈不是物盡其用!

“巨人稻”作為最新培育出來的巨型水稻,真心希望有一天能推廣種植,讓我們老百姓都能吃上。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在《貞觀政要》中說過:“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

”,其用意就是要讓各位錦衣玉食的王公大臣們對廣大的勞動人民心懷感激。

感謝一代代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解決了中國十幾億人民吃飯的大問題。在我們捧起一碗碗香甜可口的米飯時,不應該忽略他們的貢獻和功勞。如今我們有了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改良的海水稻,以及現在的巨型稻,突然發現“禾下乘涼”的美夢成真了,而“畝產萬斤”雖然還只是幻想,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是實現了呢!

【宣告】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絡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