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牙兒童行為矯正的案例分析

【文獻標識碼】 B【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9【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3-0262-02【關鍵詞】 行為療法;病例報告[文獻型別];兒童行為矯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1-3],在許多領域被廣泛使用,尤其在兒童的行為塑造和改變上,作用更為顯著[4-6]。本研究透過對1名12歲沒有刷牙習慣的兒童實施行為矯正,來探討對此類兒童的輔導方法及輔導的有效性,為相關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幫助。1研究物件基本情況該研究物件為小堯(化名),獨子,男,小學四年級,12歲。出生於普通的漁民家庭,家裡經濟條件及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小堯8歲時,父親因意外事故去世。母親在當地一家飯店打工,工作時間從每日9∶00-20∶00,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小堯比較聽話,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從來不在早起後和睡覺前刷牙。其母親對此非常擔憂,希望能想辦法幫助他養成刷牙習慣。2研究過程2。1 尋找原因及確定矯正方法 透過與小堯及家長的訪談,瞭解到小堯不愛刷牙的原因是:(1)牙膏會吃進嘴裡,很不舒服。(2)每天刷牙是件麻煩的事,很浪費時間。(3)不刷牙沒有關係,小時候的蛀牙現在全部換成了新牙。通過了解個案不刷牙的原因發現:(1)個案感覺“牙膏會吃進嘴裡,很不舒服”與其母親沒有教孩子正確刷牙有關,即個案沒有獲得正確的刷牙技能。所以在本研究中運用行為技能訓練來幫助個案獲得正確的刷牙技能[7]。(2)個案覺得“每天刷牙是件麻煩的事,很浪費時間”,說明個案沒有形成熟練的刷牙技能和良好的刷牙習慣,需要每天練習,並逐漸把刷牙變成一種習慣。所以本研究決定採用代幣制的方法來幫助個案養成刷牙習慣[8-10]。(3)個案對不刷牙的危害沒有正確的認知,缺少刷牙動機。所以本研究還採用認知行為矯正方法,向個案傳授科學的牙科知識,改變其錯誤的認知,使其建立強烈的刷牙動機[11]。2。2 確定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AB研究設計,先進行1周的觀察,此為基線期;然後進行1個月的行為矯正,此為治療期。透過基線期和治療期刷牙次數的比較及追蹤期的訪談,探討治療對個案的有效性。2。3 實施矯正過程 第一步:改變錯誤認知。在行為技能訓練之前,研究者對個案進行了牙齒健康知識的傳授,讓其瞭解人的一生只換一次牙,刷牙能有效防止蛀牙和口腔疾病。第二步:行為技能訓練。包括研究者分步驟示範目標行為(拿起牙刷、在牙刷上擠上1 cm左右的牙膏、牙刷放進嘴裡、從外到裡進行刷的動作約2 min、漱口、用毛巾擦嘴)、個案分步驟模仿、研究者邊示範邊指導、個案演習、研究者反饋。研究者安排母親一起在場,觀察標準的刷牙技能,以便在家指導個案。第三步:使用代幣制。研究者與個案及其家長一起協商如何使用代幣制來幫助孩子逐步養成刷牙的習慣。第1周兌換代幣的時間由個案自己決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積累足夠的代幣後向媽媽兌換。從第2周開始,兌換代幣的時間為1周1次,規定在每週日20∶30向媽媽兌換。3結果與評估個案在觀察期沒有刷牙行為,母親命令他刷牙也無濟於事。在治療期,個案的刷牙行為突然增加,其原因是個案獲得了正確的刷牙技能,並且可以透過刷牙得到獎勵,及時強化比延遲懲罰更為有效[12]。在追蹤期,個案的刷牙行為基本保持穩定,但在結束治療後的第1周有較明顯的下降,可能是個案對失去獎勵的一種對抗行為,也可能是習慣的養成需要更多的時間。結果證明,結合使用改變認知、行為技能訓練和代幣制3種方法矯正個案不刷牙行為是有效果的。4結論與建議透過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對兒童進行行為矯正時,可根據兒童實際情況,將多種治療技術結合使用,效果更好。(2)對兒童進行行為技能訓練時,如果目標行為較複雜、兒童年齡較低或者智力有缺陷,研究者要分步驟進行示範,具體分幾個步驟要視兒童的接受程度而定,這樣的示範才會有效。(3)治療中,家長的協助和支援至關重要,家長不僅承擔著觀察者的角色,而且還是監督者、指導者和鼓勵者。家長對兒童的言語讚揚、親切擁抱都是很好的強化物。(4)選擇合適的強化物是治療的關鍵。在本研究中,由於個案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很難有自己的零花錢和喜歡的玩具,所以選擇零花錢、玩具車、羽毛球拍等作為強化物,可以更大程度地強化目標行為。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藉此對未來研究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使用代幣制時,除要選擇合適的強化物之外,還要注意停止使用代幣可能出現的問題。建議實施代幣制時,一開始使用連續強化,當目標行為有規律地出現時,可加入間歇強化來維持目標行為,如固定比率程式或可變比率程式。(2)在治療結束後,要注意目標行為的泛化。(3)本研究思路可運用到其他不良行為習慣的治療上,如睡懶覺、不按時上床、玩電腦遊戲等。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註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