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開路精準介入,市二院心內科完成首例血管內超聲檢查

記 者 李錫巍 通訊員 朱國濤

日前,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再次開展新技術,完成首例血管內超聲檢查。該技術的應用標誌著醫院心臟介入治療進入精準治療時代,也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診療保障。

超聲開路精準介入,市二院心內科完成首例血管內超聲檢查

患者邵某某因發作性胸痛、胸悶20年,加重一天收住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該患者一年前曾接受過冠脈造影+支架置入術。經冠脈造影檢查,患者左主幹及前降支均有嚴重狹窄,為精準施治,醫院心內科介入團隊對患者進行了血管內超聲檢查,準確測量出患者左主幹最小橫截面積11平方毫米,前降支中段最小橫截面積1。9平方毫米。隨後,專家團隊在患者狹窄最重的LAD中段置入支架一枚,LM無需置入支架,術後血管內超聲清楚顯示患者血管通暢,支架貼壁良好,患者術後未再有胸痛胸悶發作。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它是血管內垃圾逐漸堆積形成的慢性疾病。傳統冠脈造影雖然一直被認為是評價冠脈病變的“金標準”,但該方法在臨床實際應用當中也表現出諸多不足,如只能顯示管腔的情況,不能顯示病變所在管壁和斑塊情況等,極有可能使醫生低估冠脈病變程度,部分複雜病變不能準確判斷狹窄程度。

而血管內超聲(IVUS)檢測技術則是將頭髮絲般粗細的超聲探頭送入靶血管內,在血管腔內進行360°掃描,透過顯示屏清晰顯示心臟血管結構和病變。該技術可在造影術的基礎上,對冠狀動脈內腔實施進一步檢查,將冠脈血管內病變“看”得更仔細。不僅可以定量測定分析血管直徑、狹窄程度,還可明確冠脈病變的形態、性質及病變分佈。作為冠脈造影的重要補充手段,IVUS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單獨依靠肉眼分析病變嚴重程度的不足,提高了病變診斷的準確性,避免了經驗性過多支架植入,對冠脈介入治療(PCI)的策略、支架選擇和效果評價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下一步,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將繼續用實際行動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將專業前沿的新理念、新技術帶到臨床中,持續最佳化提升團隊醫療技術水平,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超聲開路精準介入,市二院心內科完成首例血管內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