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不受寵的兒子,對江南向往不已,結果一生只去過一次

朱栴是朱元璋第十六個兒,他是庶出,而且生母地位不高,朱栴並沒有受到父親特別的寵愛。朱元璋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將他封為慶王,這個慶王的王號來源就是他的封地慶陽,從這就可以看出朱栴在父親心中的地位不怎麼好,別的哥哥要麼是故都,像二哥的西安,四哥的北平,周王的開封,要麼就是一省的大城,像三哥的太原,要麼是北部的城市,再不濟也是江南的城市,

只有自己封到了這個慶陽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雖然他對父親不滿,但是他不敢對父親有異議,只能默默接受父親的決定

朱元璋最不受寵的兒子,對江南向往不已,結果一生只去過一次

朱栴並沒有馬上前往西北,而是留在南京和兄弟們一起學習生活。而後和衛王等兄弟一起被派往臨清練兵鍛鍊軍事才能,不過他似乎並沒有出眾的表現,因為朱元璋並沒有對他有什麼褒獎。

洪武二十六年,朱栴被命就藩,其他的藩王都是成親後帶著妻子去就藩的,而且取得都是開國元勳的女兒,偏偏朱栴被朱元璋遺漏了,不但沒有娶上開國元勳的女兒,就連妻子都沒娶,就這樣被父親打發出去了。

朱栴默默承受這一切,獨自一人看了最後一眼江南美景上路了,他沒想到這是江南留在他心中的最後的印象,他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過。

朱栴跋涉千里就要到慶陽的時候,南京傳來訊息,朱元璋不讓他去慶陽了。朱栴一聽高興壞了,父親終於改變主意了,是不是要讓我回江南?

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朱元璋並沒有讓朱栴回江南的意思,他確實給朱栴改了封地,這個新封地就是寧夏衛,也就是現在的銀川。

現在的銀川是好地方,可是在明朝初年,那裡真的不好。一聽到去銀川,朱栴差點沒昏死過去。慶陽雖然不如西安北平繁華,但是至少安全。銀川雖然曾經是西夏的都城,但是在元朝的時候就被蒙古給毀了,一百多年了至今沒有恢復元氣,人煙稀少,城池殘破,根本就無法承擔一個王府的正常開支,最要命的是和最大的敵人蒙古人離的很近,要是真的住進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蒙古人砍了,但是朱元璋不管這些,他之所以給朱栴改封地正是因為這裡離蒙古人近。朱元璋在北方沿線佈置了一道由皇子組成的防禦帶,寧夏這裡蒙古人多,因此必須放一個親王鎮守才行,可是他便觀自己成年的活著的兒子,要麼已經被派到一地鎮守,要麼不堪大用,實在沒有別人了只能讓朱栴去了,由此朱栴成了九大塞王之一,儘管他不願意當。

朱栴不願意去,但是父命難違,只得硬著頭皮去了寧夏衛,可是一看寧夏衛的現狀他大吃一驚比自己想的還要惡劣,自己哪還是個王爺,根本就是被流放到這服苦役的罪犯啊。萬般無奈下只能向朱元璋打報告,不是他不尊父命,寧夏衛實在沒法住,城池殘破,無法守衛,糧草短缺,轉運困難,蒙古人虎視眈眈,如果這樣下去,他不被蒙古人砍了,就得餓死,因此請求父親開恩讓他離開這裡。

朱元璋接到兒子的信出乎意料的沒有斥責兒子,因為這個兒子說的是實話,不過調離寧夏是不可能的,他決定讓兒子前往寧夏不遠處的韋州暫時居住,那裡城防堅固,離蒙古人比較遠,而且從陝西運輸糧食比較方便,等到寧夏衛修建好了,一切後續問題都解決了,再去寧夏衛。

朱栴於是搬到了韋州小城,這裡的環境比寧夏衛好一點但是比不上江南,但是也算可以了,於是在朱栴就在韋州住下了。

朱元璋最不受寵的兒子,對江南向往不已,結果一生只去過一次

在解決了安全等問題後,朱元璋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是自己這個兒子還沒結婚,於是趕緊給他張羅一個媳婦,鑑於朱栴遠在韋州,這個媳婦就在當地選,一箇中下級的官員的女兒被選為慶王妃,對朱栴來說這個媳婦比其他兄弟的地位低很多了,不過他們兄弟也見不著面,自己也不用擔心被他們嘲笑,於是他安心的在韋州過起了自己的日子,期間雖然侄子和四哥打了起來他也無心過問,畢竟誰當皇帝對他都一樣。

在整整九年之後,寧夏衛終於修好了,糧草等問題也都妥善的解決了,朱栴終於可以住進他的王城了。可是他卻並不想住在這裡,因為他心中產生了一絲希望。

朱棣奪取皇位自然不會再容忍兄弟們掌權,於是開始對這些兄弟進行甄別處理。對朱栴他倒是沒有什麼戒心,他知道這個兄弟弄不起多大浪頭來,只是讓朱栴放棄了兵權,沒有處理他,相反朱棣對朱栴倒是很同情,因為朱栴的封地可以說是他們兄弟裡最差的,既然奪了他的兵權,就要在其他方面滿足補償這位兄弟。於是朱棣派人到寧夏衛要給弟弟修個王府,讓弟弟住的舒舒服服的,沒想到當朱栴知道後去去阻撓施工。

朱栴不同意施工倒不是因為國家剛剛打完內戰,為國家省錢,他的此刻正在想辦法搬走,他的內心念念不忘江南,正想趁著四哥削藩這個機會讓四哥把自己遷走,現在已經不需要自己鎮守邊疆了,還留在這裡幹什麼,這要是把王府修起來,自己還怎麼走。

沒想到當他提出內遷的請求後,朱棣拒絕了他。朱棣絲毫沒有給他搬家的打算,遷移藩地的那幾位兄弟都是有特殊情況的,你什麼事沒有還是在那待著吧。

朱元璋最不受寵的兒子,對江南向往不已,結果一生只去過一次

眼看請求被駁回,換了別人也偃旗息鼓了,朱栴倒是絲毫沒有停止自己內遷的想法,他屢敗屢戰堅持不懈上書,向皇帝剖析自己內遷的真情實意,可惜的是朱棣再也沒有搭理他,所有的請求都石沉大海,他只能在寧夏衛煎熬著等待著好訊息。

沒有了工作的朱栴每天只能在自己不喜歡的寧夏衛待著,閒得無聊的他只能寄情於其他方面。於是他將自己投入到了文藝之中,先後寫了很多詩歌,同時組織人員編寫《寧夏志》為後人研究寧夏地區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後來朱棣死了,朱高熾即位,朱栴又看到了希望,因為大侄子讓十八弟岷王從雲南遷到了湖南武岡這座小城,這是個好機會。於是他再次給侄子上書希望像十八弟那樣內遷到內地,即使回不了江南,北方山西山東這些地方的隨便一座小城也可以啊,就像沈王一樣改封到山西的一座小城。可是朱高熾遷岷王是有原因的,岷王和鎮守雲南的沐家一直不和,如果留他在那,兩個人每天互相掐架,那麼雲南的防務就沒人管了,敵人就可能趁虛而入,沐家有鎮守任務不能動,那就只能把岷王遷走了,至於十六叔不一樣,你在寧夏好好地遷什麼遷。

十個月後,朱瞻基即位了,大明又換了一位皇帝。朱栴以為這次換上了孫子當皇帝了,自己身為爺爺唉聲下氣的去求孫子可以了吧,而且這次朱栴連北方都不敢奢求了,直接表示寧夏這裡離黃河太近,太潮溼,因此申請將封地改為韋州那個他住九年的地方,能離家鄉近一點是一點。

按理說自己的要求夠低了,也不去什麼大地方,去韋州,等於沒動,而且還是爺爺低三下四的求孫子。

沒想到朱瞻基接到上書後,一點不給這位沒見過面的十六爺爺面子。作為皇帝他不能藩王求什麼就同意什麼,要不那樣全國各地的藩王都會上書要求改封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去了,自己怎麼辦?這個口絕不能開。

於是朱瞻基好不留情的回絕了十六爺爺,表示封地改不了,還是安心在銀川待著吧。不過仔細一想朱瞻基覺得這個爺爺封地確實不好,和其他藩王比天壤之別,心中又起了同情心,於是網開一面表示在夏天銀川潮溼的時候,你可以去韋州居住,不用上報朝廷,等到夏天結束再回銀川。

明朝自朱棣開始對藩王管束的越來越嚴,不僅不能掌握兵權,不能插手地方政務,甚至於連出城旅遊都不能,只能在王府裡面待著,想要出城遊玩一番可以,需要上報皇帝,等到皇帝批准才可以。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通訊發達,電話電報幾分鐘就能傳達,像朱栴這樣離得遠藩王,如果想出城玩,那就要上報,然後使者跑到北京遞上請求,然後等著皇帝批准,不管皇帝同不同意,等到使者回去傳達,怎麼得也得幾個月,那還玩個什麼勁。現在朱瞻基批准朱栴在夏天能夠離開銀川去韋州不用報備隨來隨走已經是給了天大面子了。

朱栴知道自己這輩子是不可能再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他只能認命在這裡住下去了,思鄉的愁緒和嚴重的水土不服參雜的煎熬著他,使他的身體逐漸的垮了下去。到了正統三年,朱栴終於帶著對江南故鄉的渴望離開了人世,享年六十歲。

朱栴死後沒有葬在銀川,而是葬到了韋州,因為這裡離他的老家很近,他想以這種方式離家鄉近一些。

朱元璋最不受寵的兒子,對江南向往不已,結果一生只去過一次

後人

朱元璋給朱栴這一脈定的輩分是:“秩邃寘臺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毗。”

朱栴死後,他的兒子朱秩煃繼承王位成為第二代慶王。這位慶王是在銀川出生成長起來的,從沒見過江南,按理說會從此踏實的在這裡生活下去。沒想到他卻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多次給皇帝上奏希望內遷,甚至都定好了地方,就是陝西鳳翔也就是今天的寶雞。

朱秩煃之所以要求內遷不是因為思念江南,畢竟他都沒見過江南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好思念的,他之所以要求遷走,是因為他有了生命危險,他無法保護自己。

銀川處在大明和蒙古交界的地方,平常蒙古人經常來打劫,搶完了就走還好對付,可是自從土木之變後蒙古人又重新燃起了入主中原的美夢,因此多次攻打銀川,這可不是來搶劫的。作為慶王他沒有任何權力,甚至於連銀川的守兵都無權指揮,這樣下去只能等死,於是只能給北京的孫子皇帝朱祁鈺打報告。

朱祁鈺和他的爸爸朱瞻基一樣認為藩王不能輕易改變封地,於是他回信給這位爺爺表示蒙古人現在正打大明的主意,你是大明藩王,你在銀川就表示大明在銀川,你要是一搬走,銀川必然會被攻破,就中了蒙古人的詭計了,為了祖宗社稷你就留在那裡吧,我在北京全力支援你。

面對朱祁鈺的聖旨,朱秩煃欲哭無淚,只能待在銀川每天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好在蒙古人只強盛了一時,在北京失敗後就逐漸退回去了,總算保住了性命。

之後幾代藩王都過著平穩的日子,雖然不太好過也總算沒出事,可是到了朱臺浤繼承藩王后出事了,當然他倒是沒有造反,只是他的叔叔造反了,牽連到了他。

這位叔叔不是朱臺浤的親叔叔,是他的堂叔。朱栴的慶王爵位傳給了長子後其他的兒子被封為郡王,其中第四子被封為安化王。第一二代安化王很平靜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安化王傳給了朱寘鐇。

朱寘鐇骨子裡同樣遺傳了他太爺的思鄉基因。對自己的處境很不滿意,做夢都想離開寧夏這塊地方,可是慶王都走不了,他一個郡王怎麼走。窮極無聊之下,朱寘鐇找來一個算卦的算算自己能不能離開這塊破地方。

算卦的自然要吹牛但是也不能吹破了天否則就沒人信了,於是故作神秘的對朱寘鐇看完手相看面相,看完面相批八字最後一通下來算出朱寘鐇是大富大貴之相,至於其他的就再也不說了。其實這完全是廢話,朱寘鐇身為宗室,爵封安化王已經是大富大貴了,還用他說。不過朱寘鐇聽了卻非常受用,因為他的郡王,他從一出生就註定了,這對他來說很平常,他不知道什麼是大富大貴。現在算卦的說他大富大貴,這麼說他將來不止是個郡王,有可能當上慶王,不慶王算什麼大富大貴,只有皇帝才符合這個自己的這個面相。

從這開始朱寘鐇產生了當皇帝的想法,而且由於天高皇帝遠,他毫不掩諱自己的非分之想,而當地一些低階軍官和前途無望的文人為了混飯吃聚集到了他的身邊,這使得朱寘鐇真的以為自己天命在身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明武宗朱厚照當皇帝了,他登基後玩心太重,因此極其信任宦官劉瑾,弄得朝野上下怨聲載道,這就給了朱寘鐇一個造反的機會。

朱元璋最不受寵的兒子,對江南向往不已,結果一生只去過一次

正德五年,劉瑾的親信周東被派到寧夏核查衛所屯田數目。不過周東到了寧夏後沒幹正事,反倒是大肆斂財,不給錢就整你,弄得當地的戍邊將士十分憤怒。當然這個周東再缺德也有時間限制到時候就得走,因此大家還能忍受,另一個人大家忍受不了了。

當時寧夏因為地處邊境,駐守大軍,防務重要,因此當地的將士和百姓的賦役很重,沒有一次能全交齊了,都有拖欠,上級部門知道這種情況,沒有深究,也就這麼過去了,大家都相安無事,可是當右副都御史安惟學被任命巡撫寧夏後一起都變了。非但如此,他到任之後別的不問只問歷年所欠錢糧和馬匹,命令拖欠之人補繳。

按理說安惟學乾的也是正事,畢竟你拖欠該交的稅款,依法納稅啊。可是安惟學不考慮實際情況,他下令在短時間內全部補繳。可是當地軍民短時間哪有那麼多錢補繳,要是有錢也不會拖欠了。安惟學不管這一套,你一次交不上錢,就打你個半死,二次交不上再打一次,把當地軍民整的家破人亡,人人怨恨,就這樣還不算,安惟學個人品德低下借這個機會還侮辱將士妻女,這使得當地人視安惟學為眼中釘。

周東安惟學的所作所為朱寘鐇都看在了嚴厲,他認為這是他靖難的大好機會,他身邊的人也勸他“殿下欲圖大事,此其時矣。”希望他不要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朱寘鐇經過仔細考慮後覺得機不可失於是決定動手。造反只有自己光桿司令可不行,還得由兵有將,可是自己沒有,於是他想把寧夏衛戍的軍隊拉到自己的帳下。於是他讓手下人宴請這些衛戍將士故意在說周東安惟學的事,把這些將士的怨恨全都激發出來了,這個時候朱寘鐇才出現表示要替他們做主,要“清君側”,這些被憤怒支配的人紛紛表示願意給這安化王幹。

手中有了兵,朱寘鐇膽子壯多了,他開始計劃造反了,他的計劃是先殺了寧夏的官員,然後號召天下討伐劉瑾。

正德五年四月五日,朱寘鐇邀請寧夏巡撫及各級官員入王府參加宴會。安惟學和周東或許是因為避免朝臣和藩王接觸給人留下口實或者是他們知道得罪的人太多根本就沒有出席。宴會開始後,大家還沒吃上一口菜,喝上一杯酒就被安化王牙兵全宰了,接著他又派兵襲擊衙門,殺掉了大家恨之入骨的安惟學、周東。接著焚燬當地官署,放出監獄囚犯,宣佈“今舉義兵,清除君側,傳佈邊鎮。”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劉瑾。朱寘鐇佔據了整個寧夏,此時的慶王朱臺浤見事不妙想逃沒逃出去,為樂保命只能向叔叔行君臣禮,他沒想到他的這個舉動成了他日後的罪證。

安化王造反了,這件事傳到朝廷後,所有人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一個小小的郡王居然敢造反!大家都有些不相信,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沒辦法,於是只能趕緊佈置平叛。

安化王想複製朱棣的靖難,可是他空有朱棣之志沒有朱棣的實力,在十九天後,朝廷大軍還沒有出動之時,寧夏的遊擊將軍仇鉞就把他抓住了,其他人作鳥獸散,一場叛亂終結。

叛亂結束後,朝廷開始處理善後事宜,朱寘鐇沒說的被處死。朱臺浤雖然沒有參見造反,但是作為慶王,慶藩的族長居然手下的族人造反,這是他管教不嚴的後果,再加上他居然向朱寘鐇行君臣禮,這兩條罪過加在一起處以削去護衛,俸祿減少三分之一的處罰。這個處罰是相當輕了。但是朱臺浤總覺得自己冤得慌,他拼命想把失去的弄回來。不久之後,嘉靖皇帝即位,朱臺浤覺得是個好機會,於是先太監行賄希望他們幫自己說句好話把之前處罰的護衛俸祿還給自己。

沒想到嘉靖皇帝勃然大怒,安化王謀反,對你處罰夠輕了,現在居然膽敢找我要來,好剩下的你也別要了,咱們按照律法來算算吧。於是聖旨下來,朱臺浤連剩下的東西都沒保住直接被廢為了庶人。不過嘉靖還算留情,只廢了他沒把慶藩廢除。從此慶王王位空缺了二十八年,直到朱臺浤死了,嘉靖才讓他的兒子繼承了慶王的爵位。

後來到了萬曆年間,寧夏又發生孛拜之亂。由於孛拜是寧夏副總兵,因此他造反,首當其衝倒黴的就是慶王。

在這場叛亂中,慶王一家差點全被滿門滅絕,,第十位慶王朱帥鋅被母親藏在地窖才躲過一劫。

此後慶王一家在寧夏過著不平穩的日子,直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軍攻佔了寧夏,末代慶王朱倬漼沒有跑了被抓獲。轉過年來,李自成覺得慶王沒什麼用於是下令處死末代慶王朱倬漼,從此,慶王在寧夏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