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出現早搏怎麼辦?

兒童出現早搏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心臟的起搏點在竇房結,稱為主導起搏點,該部位發出衝動指揮心臟的跳動。所謂心律失常是指心跳不正常,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為過早搏動(簡稱“早搏”),即在規則的心跳中突然出現一次提早的心跳。

心臟中多個部位可以發生早搏,發生在心房的早搏稱為“房早”,發生在心室的早搏稱為“室早”,在心房和心室交界部位的早搏稱為“交界性早搏”。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部分兒童由於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疲勞或植物神經不穩定等可出現早搏;或者患兒本身存在心臟器質性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或先心病術後等,均可伴發早博;另外,患兒服用某些藥物如洋地黃類藥物,以及缺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等也會引起早搏。

兒童出現早搏可能無不適主訴,個別年長兒可能有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心跳不規則或感到胸前撞擊等。心臟體格檢查時聽診可發現心律不齊,有時會發現心音強弱不一致。

兒童如果懷疑早搏,首先可透過常規心電圖檢查,幫助明確診斷,判斷早搏的型別、瞭解早搏的性質。但常規心電圖的缺點是記錄時間短,對於偶發或突發的早搏難以捕捉。

動態心電圖(Holter),是長時間連續記錄心電圖的一種檢查方法,用特定的記錄盒讓兒童佩帶24小時或更長時間,記錄兒童佩帶期間所有心跳的心電資料,記錄結束後再進行分析處理。

動態心電圖可明確診斷心律失常,包括對於偶發或突發的心律失常;定量心律失常發生的頻度,並有助心律失常危險性的判斷;判斷心律失常治療療效;可以鑑別一些症狀,某些症狀可以由心律失常引起,也可能不是心律失常引起。

其他檢查如平板運動試驗,可以評估早搏兒童的運動能力,並對早搏進行危險分層。

對於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兒童功能性早搏,治療原則是消除誘因,不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兒童功能性早搏是指早搏次數不多,無自覺症狀,或早搏雖頻發呈聯律性但形態一致,且活動後早搏減少或消失等。這些兒童的早搏可能持續多年,但部分會自行消失,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和擔心,平時注意觀察並做好定期心內專科隨訪即可。

器質性原因引起的早搏,首先針對基礎病因治療原發病。房早、交界性早搏出現不能耐受的自覺症狀或者有引起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傾向時要考慮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對於室早,臨床根據Lown分級,分級越高越需要積極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此外,心臟原發病的輕重、是否影響血流動力學及發展為惡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是判斷室早是否需要藥物治療的重要因素。對於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不良反應大的室早患兒,射頻消融術是有效的根治方法。

作者:

徐萌(

上海市兒童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編輯:李晨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