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貧富,是有定數的

01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發財,但是金錢卻總是和我們捉迷藏。

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賺過的錢,就會發現是什麼拉開了貧富差距。

最好的錢品,就是做金錢的主人,拒絕做金錢的奴隸。

古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順著正確的道路走,越走越順,財富自然來。一旦走了歪路,越努力,越窮。

一個人的貧富,看似變化無常,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一個人的貧富,是有定數的

02

第一,自私自利,獨木不成林。

明朝思想家呂坤說過:“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當一個人很自私的時候,任何東西,都不會給別人。本以為這樣可以留住財富,但是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人際交往的障礙,在“人”和“財富”之間,建立了一堵高牆。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某小區有兩個超市,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規模都差不多。

有一段時間,小區附近修路,導致到處都有黃泥巴,一旦下雨,泥水就一大片。來來往往的人,腳下都是黃泥。

很多人從東邊的超市進入小區,導致超市裡很髒。老闆皺著眉頭,對小區裡的人說:“如果不是購物,請走大門。”說完之後,在門口掛了牌子,把這句話寫在牌子上。

果然,超市的地板不再那麼髒了。

西邊的超市,也有很多人進進出出。但是老闆並沒有阻止大家,而是在門口放了幾桶水、拖把、抹布,便於大家沖洗鞋底。另外有幾個塑膠墊,專門用來抹鞋底。

萬一顧客急匆匆地走進超市,老闆也不會有怨言。為了保持地板乾淨,專門請了一個保潔員。

結局可以想象。東邊的超市,難以為繼,西邊的超市,始終紅火。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詞語叫“

附加值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為別人提供附加的服務,把某樣東西的附加價值充分挖掘出來,賺的錢就會更多。

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減去了所有的附加服務,也沒有了任何善意的舉動,自然就會變窮。

從古至今,我們都在笑話那些“吝嗇鬼”。也就體現了“自私自利等於貧窮”的概念。

獲取任何一份財富,都需要大家的力量,而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起碼要意識到,你手裡的錢,並不是你自己印刷的;是別人印刷好了,給你用。

一個人的貧富,是有定數的

03

第二,助人發財,水漲船高。

春秋時,管仲是齊國的國相,幫助齊桓公推行了很多的經濟發展策略,老百姓也得了實惠。

對內實施“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等策略,對外策劃了衡山之謀、陰裡之謀和菁茅之謀等,經過一番折騰,國富民強。

事實上,管仲因為勞苦功高,也得到了很多的獎賞,變成了當地的富人。

《論語》裡記載:有人問孔子,管仲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如何評價?

孔子說:“管仲擁有三處府第,工作人員都不兼職,怎麼稱得上節儉呢?”

又說:“他啊,是個大人物。如果沒有他,我們都會披頭散髮,到處流浪。”

很明顯,齊國越來越好,管仲的家庭越來越富有。這是“互惠互利”的道理。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情況:一個打工者,跟隨某個老闆,並且堅持幫助老闆出謀劃策,賺很多錢。老闆做大做強了,打工者也“更上一層樓”。

一個要創業的人,向親戚朋友借了一筆錢。當他創業成功之後,給了親戚朋友很高的回報。除了還錢之外,還給了利息,為需要的人提供了工作崗位。

作家哥德說過:“如果您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氣,失去一切。”

賺錢先立德。讓心靈富起來,隨時都有“讓別人致富”的想法,自己的命運,就會真正得到改變。由窮變富,就很容易了。

一個人的貧富,是有定數的

04

第三,開源節流,積沙成塔。

有人說:“金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每月至少存入十分之一的錢,久而久之可以累積成一筆可觀的資產。”

一些收入很高的人,到頭來,還是窮人。也許這樣的事情,你難以理解。

有一種家庭,叫“入不敷出”。家庭收入永遠比開支要少。一個月賺一萬,花費就一萬五。這樣的家庭,變窮,就顯而易見了。

真正的富人,不一定能腰纏萬貫,但一定能“開源節流”——每個月都能存一定的錢;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對自己的事業,追加投資;加上知足常樂的心態。

作家郝金紅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光緒年間,廣州萬福路有一家米店,一開始生意並不好。老闆潘啟明要求掌櫃,對每個顧客提出三個問題——家裡幾口人?老人孩子幾個?有沒有腸胃不好的人?

針對三個問題,再建議顧客買什麼米,買多少。避免顧客米買多了,導致發黴變質。

不久,米店就變得紅火了。

究其原因,就是老闆在幫助顧客“開源節流”。把良好的家風,帶到了千家萬戶,從而贏得了讚譽。

任何年代,節儉之風,就是發財之道。

一個人的貧富,是有定數的

05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限制它;當它想猛烈發展的時候,需要把它踢回去。”

對於堅強,必須收起自己的慾望,然後和金錢握手、結緣。把金錢方面的互動,當成情感的互動,你就會變成金錢主人。

《論語》裡說

:“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誰能遠離貧困?誰能致富?

其實早有定數。就像大禹一樣,躬耕、服務於人。

欲得錢,先做人;欲發財,先樹人。

只要錢品正,人影就不會歪。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