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最近人教社的一個迴應引起了全國網友的大討論

是“我”記錯了?是集體失憶?是曼德拉效應?還是……

人教社是這樣迴應的:“從1961年開始,就一直是“天將降大任於

“是”

人也””

然而,鳳凰網的一個民調:是這樣子的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到底是“斯”還是“是”?

細心的網友對此進行查證,

人教社歷史上的這篇課文的1961年版本、1982年版本、1994年版本以及2006年版本均是“是人也”。另外,四庫全書刻本以及明代《孟子註疏解經》刻本也都是“是人”。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果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然而,廣大吃瓜網友卻不買賬

爭論不僅僅是因為諧音相似,更是因為大家對自己的記憶特別堅信。對於“斯”和“是”的問題,這兩個字只是在讀音上比較相似,對於不同翹舌發音的人來說,有些人可能對這兩個字讀出來的音是一樣的。因此,這是因為混亂產生的爭論。但我們應該清楚,這兩個字本質上是不同的,因此,糾正這個“混亂”有必要。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然而,人教社給出的回覆是這樣子的

“斯”和“是”是同一個意思,都表示“這”的意思。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然後,歷史文獻是這樣子的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為什麼大家的爭論聲如此激烈?

正如上述提到的,糾結兩個不同的字的意義不大,因為表達的意思一樣。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會糾結這個問題?大家的爭論聲為何能夠在不同的社交平臺同時佔據熱搜榜的前幾?

我認為,大家所糾結的應該是對自己記憶力的一種感覺,難道自己記錯了?自己的記憶出現了損失或者偏差?

其實這種現象還是很常見的,

有一個心理學詞彙叫“曼德拉效應”,意思是,大眾對歷史的記憶與史實不符。

斯人?是人?曼德拉效應?死要面子?

這個詞彙和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有關,大家都以為他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去世了,但現實是,他在2013年逝世。所以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自己對曼德拉這個人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有專家對此也提出瞭解釋,他認為,有人會傾向於相信別人所說的是正確的,一旦有錯誤資訊出現,很可能誤導了既有記憶的真實性。

所以說,這才是大家糾結的根源所在。當然,這也能同時勾起大家對學生時代的回憶,美好的學生時代總值得大家去留念和回憶,因此大家的爭論聲很大,這也是“誘發”原因之一。

你還記得你學的是“斯”還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