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媽媽們,你不是時間管理需要加強,而是個人管理需要加強。

網上的職場媽媽或全職媽媽們,問的問題最多的是什麼?

-因為沒做好時間管理,沒時間學習,怎麼辦?要是我有多的時間,就能夠學習了。

-因為沒做好時間管理,沒時間實現副業,怎麼辦?要是我有多的時間,就能現實現副業了。

-因為沒做好時間管理,沒時間休閒娛樂,怎麼辦?要是我有多的時間,就能夠娛樂了。

-我學了很多時間管理,還是做不好時間管理,怎麼辦?要是我能做好時間管理就好了。

點開噹噹網的書,關於時間管理方面的書本足足有1萬8千條。在百度上,我們查時間管理的結果也有7000多萬,我們都以為是我們一直無法獲得成功,掙到錢是因為沒有做好時間管理,但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說到,人不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是沒有做好個人管理。

有的媽媽,每天帶孩子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還想學習和發展副業,但是呢,都沒有時間去做副業,其實他們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在於時間管理,而是在於個人管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個人管理是燈塔,個人管理做好了,時間管理才能真正起使用。

什麼是個人管理?就是對個人的各種綜合的能力不斷修煉,是由內而外的一個過程。

史蒂芬·柯維說,由內而外是一個過程,是遵循主宰個人成長進步的自然法則,如果是求助於外力所得到的幸福成功和解決的之道,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

也就是我們只有把自己管理好了才有可能得到幸福,而不是我們只把時間管理好了,我們就能夠賺到錢就能夠得到幸福,這個是本末倒置的。

如果我們的個人沒有管理好,就算我們的時間管理再好,我們也是不可能幸福的。詩人艾略特的名言說,我們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鏡頭就是回到起點。因為幸福的源頭就在於你的手裡。

有一個船長在能見度不好的河裡,指揮著自己的船前進,當看到有燈光時,他透過廣播說,“我的船快要碰到你了,我是船長,要求你退後20米。”對方的水手說,“你最好退後20米,我是燈塔。”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名詞叫觀念轉移,就是說有一些事情並不是看上去的那樣,當你瞭解到真相時,你的想法有大改變。很多新的發明都是屬於觀念轉移。一個人只有做好個人管理,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時間管理,就是一種觀念轉移。

還有一個名詞叫投入產出比,要麼增加投入,要麼增加產出,我們怎麼樣才能增加產出呢?光靠時間管理是不夠的。個人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就是說與其太過於著重於時間和事物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和產能的平衡上。

如果說時間管理的話就是一種特效藥,而只有個人管理,我們不斷修煉好自己的身心,才有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我們只有把自己做好了,才不會依賴於別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構建三大高效的個人管理思維模型,讓你的時間管理效率提高50%。

1,積極主動,為自己負責,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

在生活中,媽媽們是不是經常覺得委屈?又要帶孩子,又要上班,還要做副業,太累了,有時真的忙不過來 。

我們要弄清楚,我們選擇的自由是在我們的手上的,也就也就是我們要對我們的選擇付百分之百的責任。這些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我們的現狀是經由我們的過去無數次選擇的疊加下來產生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不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他本人就是在納粹集中營倖存者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環境他沒辦法選擇看她的心情,他控制自己情緒的自由是可以選擇的。所以,最後他能夠得以在那樣惡劣的環境裡生存下來,他的故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環境不能選擇,但是對待環境的態度卻是有選擇的,當你選擇正確的態度應對時,你的心靈是完全自由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也就是說,作為每一個媽媽,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可能會很多,但是你的心情和應對方式是可以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做忙忙碌碌而沒有結果的媽媽,也可以選擇做一個既能照顧好孩子還能學習和

兼職的媽媽。

解決方案:我們首先要選擇做的是這個影響圈範圍裡的事兒,而不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我們無法控制的關注群圈裡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可以選擇每天先只把孩子帶好,慢慢的提升自己的

影響圈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積極主動的媽媽摸索出孩子的規律以後,在孩子睡著了或者早起以後充電學習,甚至實現副業收入。在這個影響圈慢慢擴大時,時間管理效率也相應能夠得到提高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2,以終為始,找到真正想要的目標,用結果倒推方案。

媽媽們,你們每天這樣忙碌,有沒有想到過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很多人終年忙碌,卻發現追求的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是這樣,時間管理做的再好,也是失敗的,因為你定錯了方向,哪怕再成功收穫再大也真正不屬於你。你現在做的,對實現自己真正的夢想,真的有用嗎?

要確定我們生命的目標,我們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眼前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對於孩子也是這樣,你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你有想過,這背後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嗎?送孩子去學程式設計,你是為了考中學要加分,還是你想透過程式設計來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果我們知道想要的地方在哪裡,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去往那個地方的路徑,股票上市前要路演,帶孩子去考試還要提前模擬考呢,只有在內心不斷預演我們才越來越有成功的把握。

解決方案:什麼是你人生真正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當我們失去時,我們在墓誌銘上,我們希望別人能以怎麼樣的一個語言來形容我們,是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也是以終為始。只有找到你真正的目標,才能夠找到對應的方案,不然,連方向都走錯了。只要能夠做到這一點,你的時間管理之路又將縮短一定的距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3,要事優先,學會篩選每一個機會才能夠抓住最重要的機會。

媽媽們,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每天總是沒有時間做你本來想做的那件事?一拖就是一個月,兩個月,慢慢你就淡忘了。

首先看一下每天的事情按重要程度,都可以歸納到這四個象限裡,問一問自己,我們一般每天90%以上的時間是不是都在忙著做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的事?但是第二象限是真正對我們有意義,有改善,有複利效應的事情,我們卻很少做。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因為忙完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的事情以後,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再去做,或者我們其實是從心裡有點抵制第二象限的這些事情的,因為更有挑戰性,更需要思考,想起來就頭痛。

葛雷在《成功的共通性》掌握重點才是成功的不二法寶。有一個理論叫複利效應,你每天做一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事情會產生複利效應,最後取得累加的神奇效果。只有能夠有助於你的人生最終極的目標的事情才能夠起復利效應,做的越多對你越好。

解決方案:比如你真的很想做副業變現,那麼就需要每天抽出2-3小時來做這件事情,這件事就是對你來說是第二象限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做完這件事,再有時間再去做其它的事情,這就叫要事優先。因為複利效應,做最重要的事能夠提升你的時間效率產出比,事半功倍。哪怕現在暫時還沒有有太多產出,但是複利效應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收穫會越來越大。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媽媽們學時間管理沒用?要先學人生管理

只有先加強個人管理,成為值得信任的人,才能獲得更多人的信任。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說,要改變你的現狀,就必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

觀點

只有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別人才知道怎麼幫你。

只有你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別人才會尊重你。

只有你堅持抓住每件事的重點,才會慢慢具備一針見血的能力,掌握行業本質,終有一天,超過行業內99%的人。

自律的人生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