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五觀堂不收費呢

4。善知所行方便。我們所做的,有究竟義,有方便義。究竟是真實的,是指第一義諦,可是也有一些方便法,方便法就不是你知道。世間的標準是,道德規範怎麼樣,戒律規範怎麼樣,而方便你就不知道了。

在善巧方便當中,是指人生的規範,在什麼狀況之下怎麼樣處理。譬如說吃飯,我們以吃飽為原則,假如你規定說,每個人只能吃一碗,你想對不對?絕對不對的,可是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每個人只能怎麼樣,因為以這樣的量來做標準的話好控制,假如不用量來做標準的話,你不好控制。

我跟各位舉例,我們到道場裡頭,你會發現一種狀況,道場裡面吃飯是不要錢的,道場裡面吃飯假如要定價的話,那就變餐廳了,不叫五觀堂了。各位到五觀堂吃飯有沒有繳錢啊?沒有啊。為什麼五觀堂不收費呢,這是“所行方便”,很多人吃了飯,他就扭扭捏捏不安,吃了一頓,雖然是沒有一塊肉,五十塊也應該吧,五十塊不好看,給一百塊好了,哇,還倒賺。你不懂得這個方便義,不是以賺錢不賺錢的立場來衡量,這是給眾生種福田。我們跟各位說,你到道場吃是一重功德,你再供養,又是一重功德,這是兩重功德。你在外面拿錢買飯吃,沒有功德,可是在道場,就有兩重功德。“所行方便”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差別,但很多人不瞭解,就會從世間餐廳的標準來看。

你到外國去又不一樣了,到國外去,每個人吃飯,他就跟你講一定要怎麼樣。捐錢他要跟你限制五塊以上,你不要老是一毛錢了,他就算不過來,那怎麼可以呢?他限定的金額有他的方便性。在我們這邊是不限定的,十塊,不捐,都無所謂,我們都要以歡喜心。不能夠說那個人來都沒包紅包,你一直看他有沒有帶紅包,這樣你就犯戒了。眾生來,眾生去,你要一切自在。

可是在外國就不一樣,他吃飯你就是要跟他定價,不定價他就不知道怎麼處理。他要捐錢,你還要跟他講最少多少錢,你不要捐的都是零錢,那就麻煩了。他們外國人的這種規定也是方便,我們不要規定也是方便。你不能拿他的標準看我們,更不能拿我們的標準看他們。所以我們所做所行,有他的方便義,各位不要抱著一個死教條,認為一定如何,那未必,要懂得他的方便義。

擷自《八十華嚴—十住品》

聆聽、欣賞、接納

珍惜、尊重、感恩

圓融、廣大、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