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造“芯”,利弊幾何?

或許是“中興”事件、或許是貿易保護主義形勢加劇,格力“董小姐”宣佈斥資10億元註冊積體電路企業,毅然決然的走上自主研發之路,立志打破晶片高度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我本人也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結,面對這樣彰顯的訊息當然心中也油然升起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然而,僅從商業角度而言,自主研發利弊幾何卻難以預估,這或許就是格力造“芯”引發熱議的原因所在。

格力造“芯”,利弊幾何?

在我個人而言,對於格力造“芯”還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畢竟格力有過硬的產品、良好的業績、穩定的市場份額與行業話語權,這些因素都為“格力”研發晶片提供了良好的資金、人才以及品牌影響力等支援,同時相關的法律、政策也為研發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之所以“謹慎樂觀”是因為在我所能理解的層面而言,格力造“芯”仍然有較多的不利的因素。

格力造“芯”,利弊幾何?

盲目的跨界與多元化是否能夠收到預想的效果?

眾所周知,格力是一家家電企業,產品涵蓋了空調、冰箱、電視等多種產品;其中尤以空調最為知名,其空調領域的技術當屬世界前列。2015年“董小姐”跨界推出了格力智慧手機,然而三年過去了,格力手機仍然是非常小眾的產品,並沒有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還記得“樂視”麼?在影片及內容模組已實現盈利,電視機業務快速發展正逐漸形成硬體與內容的鏈條的大好局面下,因為手機、汽車等業務的盲目擴張,最終導致了資金鍊的斷裂,萬丈高樓頃刻間毀於一旦。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成功例項非常之多,喬布斯在迴歸“蘋果”之後首要的措施就是砍掉了品類過多的生產線,將優勢資源集中於一域,這才打造出了讓世界驚豔的產品;IBM依據市場形勢賣掉了個人電腦業務等等。同理,格力造“芯”是否會因為多元化而成為一種“甜蜜的負擔”也未可知。

模糊的定位是否會對現有品牌認知造成負面影響?

提到“格力”我相信多數人想到的只有空調,儘管它還有手機、電視、洗衣機等等產品。就像提到“老闆”就會想到廚具用品,提到“同仁堂”就會想到藥品一樣,在消費者的印象中,“格力”品牌已經與其空調產品高度重合化了。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會讓這種高度一致性的品牌認知對消費者造成極大的困擾,這或許就是“格力手機”銷量平平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一開始就以一個新品牌上市的話,“格力手機”的業績可能也不致如此。多數企業在多元化經營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象中知名品牌的優勢反而成了營銷中的劣勢,或許更多的消費者會有“不務正業”之感。格力造“芯”的最終成果是否能夠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將非常關鍵,如果一旦結果不盡如人意,那麼這種模糊的定位與品牌捆綁是的做法極有可能對其現有成熟業務造成負面影響。

格力造“芯”,利弊幾何?

“借勢”與“親為”哪個更划算?

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比亞迪”在傳統動力汽車市場一直表現平平,然而在電動車領域卻走在了國內的前列。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比亞迪”本身就是一家以“電池”起家的企業,所以相對優勢的電池技術與汽車生產經驗的不斷積累相結合才成就了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優勢——這是“親為”。隨著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鼓勵政策出臺,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進入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這些“網際網路”們更多的是採取與傳統汽車企業合作的方式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賦能傳統車企,形成優勢互補——這是“借勢”。無論是倡導“工匠精神”,還是鼓勵“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於格力造“芯”之舉,親力親為與借勢合作哪個更加的划算?畢竟國內晶片研發與生產領域的成熟企業亦不在少數。

格力造“芯”,利弊暫未可知,但是作為國人還是希望“格力”與“董小姐”能在艱苦卓絕的晶片研發之路上小心前行,“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