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率太高,束手無策”:可能是你不懂這些逆向管理技巧

一位姓易的老闆對我說,他公司的員工太不忠誠了,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很多人走,一年下來,真正留下來的人只有20%,公司因此在人力資源這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用他的話來講,他的公司目前就像一個虧本的培訓學校,很多員工剛轉正不久,甚至還沒有真正等到轉正,便提交了離職申請,更有甚者連十天的工資不要便不辭而別。

易老闆看到這樣的情況急在心裡,他太想要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團隊了,不然就無法向外開拓市場。可就目前的狀況來講,確實又束手無策。聽完他的傾訴,我建議他私下對員工做一個工作滿意度及員工離職原因的調查。

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在已提交的離職報告的這部分員工當中,有80%的人是因為不適應上級的管理方式而離職,剩下的20%則是因為個人原因。沒有提交離職報告的這部分員工當中,對於工作的滿意度為60%,不滿意的原因大致有三點:部門工作氛圍不好,看不到成長的希望,不太適應領導的管理方式。

不難發現,以上調查結果最終矛大致都指向了一點,問題的根源大多都是管理者的問題:

如果管理者懂得如何關心員工,就不會給新進不久的員工帶來不好的印象,也不會給這些員工營造出不好的工作氛圍;

如果管理者悉心留意這一現象,主動走近員工,去了解員工,就會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改變自己的管理方式。一位和幾位員工不適應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這很正常,但如果大部分員工都不適應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那麼這個管理者就一定要學會找自身的原因,並作調整;

員工覺得看不到成長的希望,其實是一種悲哀,也是對管理者的一種失望;管理者如果發現這類問題的滋生,就會主動利用公司的有效資源幫助他們成長。

“員工離職率太高,束手無策”:可能是你不懂這些逆向管理技巧

最終,我給易老闆這樣幾個建議:

①主動找管理層溝通,並讓他們主動走近員工,瞭解員工內心真實的心聲。

員工的心聲需要被瞭解,也需要被理解與認可,更需要被尊重。

一個不懂得走近員工的管理者,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這樣做同時也是幫助他們,更好的認清員工心目中真實的自己。

②給管理層下達控制員工流失率的任務,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管理層也需要監督,以此來增強責任心。

員工流失率之所以高達80%而沒有得到控制,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員工的問題,如果還不懂得找自身的的管理原因,那麼只能說明管理意識太薄弱。

給管理者下達控制員工流失率的任務,一方面讓他能更有危機感,另一方面也能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再則,一旦沒有完成工作任務就可以以此為由讓其離職。

③讓每位管理者都要學會如何去關懷員工,並不定期對其進行任務抽查。

很多管理者容易走兩個極端,一是隻做老好人,只為自己安逸選擇處處遷就員工;第二就是隻關心領導的事,從來不關心員工的事。

對於剛入職不久的新員工來說,他們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最需要的兩樣東西是關懷與認可。關懷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出自於領導,另一種則出自於同事。

管理者一旦對新員工處處多關懷,就會給他們帶來溫暖與感動,自然而然,留住他們也相對容易。

“員工離職率太高,束手無策”:可能是你不懂這些逆向管理技巧

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公司如果能控制住員工的流失率,實則也為公司節約了很大一部分人力資源支出成本,還能創造出更多的效益。

除此之外,身為管理者,還應該關注以下幾個維度的事情:

一、用人單位的期望是什麼?

IBM公司的創始人托馬斯。約翰。沃森說過:“有兩種人永遠無法超越別人,一種人是隻做別人交代的工作,另一種人是做不好別人交代的工作。這兩種人在職場中實則都不會被重用。總之,他們會第一個被裁員,或是在同一個單調而卑微的工作崗位上耗費終生的精力。但凡有成就或者想在工作中做出成就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懂得去了解公司的需求,併為之付出行動。”

托馬斯。約翰。沃森先生所說的永遠無法被超越的兩種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僅沒有明確的目標,還缺乏積極性,這樣的人在職場中註定無大的作為。

不難發現,當今的職場確實如此,有作為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懂得去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懂得去了解上級的需求,更懂得老闆的需求;他們明白,上級的對於下屬的期望是什麼,也明白老闆對於用人單位的發展期望是什麼!

從而,他們能緊跟上級的步伐與用人單位的步伐,目標清晰地一同走下去。

就拿易老闆的例子來說,如果他手底下的管理者真正的能明白他的需求,明白他的期望,員工的流失率也不會如此之高,團隊建設也不會如此之慢。那麼一定會是另一種局面,所有的管理者一定會為了如何留住員工,如何搭建團隊絞盡腦汁的想辦法,而非是等易老闆親自出馬為此事分憂。

博恩。崔西說:“成功就是期望目標的達成,其餘的都是註解。”

只有期望清晰,才能穩紮穩打。

“員工離職率太高,束手無策”:可能是你不懂這些逆向管理技巧

二、員工的期望是什麼?

我曾經對同行的管理者提過這樣一個問題,管理者和員工的區別是什麼?

得到的答案無非這幾種:

管理者職位比員工高,能對員工發號施令;管理者的許可權比員工大,能解決員工不能解決的事情;管理者即需要管理人心,還需要理事情,做綜合調配工作及更繁瑣的工作,而員工只需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聽了那麼多的回答,只有一個回答讓人聽著很舒服,一位朋友說“管理者除了管人心理事之外,還得懂得如何去理人心,去幫助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盡其所能為其提供發展空間,儘量讓員工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可否認,高明的管理者都懂得了解員工的期望。

員工其實很管理者一樣,只不過所處的層面不一樣,對於管理者來說,他們有的可能追求是更大的平臺,更好的發展空間,以及更高的待遇,還有的則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無論怎樣他們都會為了所想要的而努力。

同樣的道理,員工也是一樣,雖然他們職位相對偏低,但不代表沒有追求,沒有想法,也不代表僅僅侷限於安於現狀,他們也有自己的期望。有的期望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有的希望能學到知識,還有的則滿足於現狀。

想要更好的留住員工,為自己所用,一定要學會去了解員工的期望,並儘可能的給他們提供成長的空間。

只有你將員工的期望當回事,才能更好的讓員工找到歸屬感,並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員工離職率太高,束手無策”:可能是你不懂這些逆向管理技巧

三、自己的期望是什麼?

一個人對於將來有什麼預期,他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你對自己有什麼期望?這個問題這裡只侷限於職場的管理者,換言之也就是說,身為管理者的你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

是隻注重個人利益與晉升空間?還是隻關注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又或者是同時關注員工利益、公司利益、個人利益?

以上三中型別的管理者,最自私的當屬第一類,其次是第二類,這兩類管理者會在實行管理的過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因為在他們眼裡,他們忽略了支撐他們實行管理的重要成員,那便是員工。

員工一旦找不到認同感,得不到關懷,感受不到溫暖,沒有成長以及發展空間,最佳的選擇就是離職。

在任何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之中,你會發現,他們最在意、最強調的就是團隊成員的穩定與團隊成員的合作,因為這是一家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因此,身為管理者,不僅僅只以自身利益與公司利益為重,還應將員工的利益放入其列,讓員工找到歸屬感與溫暖,自然也會盡全力為用人單位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