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的福氣,從扔掉這三樣開始

一個家庭的福氣,從扔掉這三樣開始

南懷瑾說:“宇宙間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增一減,非常簡單。”

大道至簡,人到中年,收穫滿滿,但在人生的下半場,也要給自己的生活減減負。

人生需要做減法,一個家庭也需要做減法

真正有福氣的家庭,就從“斷舍離”開始。

1

斷掉負面的情緒

俗話說得好:越是愛越是容易去傷害。

人無時不刻都在受到情緒的影響,一句不中聽的話,一件讓人煩惱的事,甚至是一點小瑕疵,都有可能激怒一個人,進而引發情緒的風暴。

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說的是一個人因為工作不順被老闆批評了,回家之後他就對妻子發脾氣。

妻子無緣無故地遭到了丈夫的數落,心有不甘,又把自己的氣撒在兒子身上。

兒子心裡很委屈,一邊哭泣,一邊踢向了身邊的小狗,被踢疼的小狗汪汪亂叫,轉身就咬了男主人一口……

可見,一個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當你把壞情緒帶回家裡,一個家庭的氛圍很快就受到情緒的影響。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發生,當我們不能避免這樣的壞情緒,就要想好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我們的家人。

親近之人不是我們的情緒回收站,想要家庭和和睦睦,就要先斷掉自己的負面情緒。

回家之前,不管一天的生活是否順利,先為自己換上一張笑臉。

人一旦有了笑容,才會為家人帶去愉悅的心情,笑口常開,家人也會受到感染。

一個家庭的幸福,就是不輕易抱怨,不輕易發怒。

人生在世,主動扔掉壞情緒,才會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一個家庭的福氣,從扔掉這三樣開始

2

捨棄多餘的東西

作家蘇芩曾說:“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學會做減法,學會捨得和放棄,方能獲得輕盈和靈動的人生。”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棘輪效應”,說的是人最開始想要的東西很少,一旦擁有了就會想要更多。

每個人的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用不著又舍不掉的東西,慢慢地,這樣的物品越來越多,最終堵塞了我們的生活。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提到這樣一個詞:

人為物累。

有這樣一位家庭主婦,收藏了一個精緻的杯子,因為過於珍視,一直都沒有拿出來使用。

平時,她只用廉價又普通的塑膠杯。

朋友來訪時,看到櫃子裡的高檔玻璃杯,又看了看她手裡的塑膠杯,很是不解。

問她為何不用時,女主人答道:“這麼好的東西我捨不得用,萬一摔碎了多可惜啊。”

顯然,女主人認為自己目前配不上這個高檔的杯子,她在潛意識裡就貶低了自己。

這也是很多人會面臨的困境,但如果我們換個思路,丟掉那些沒用的東西,允許自己使用一些高檔的東西,比如女主人那個精緻的杯子。

那麼在這個捨棄與接受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稱得上這個高階的杯子。

因為“物品就是你自身的投影”。

我們捨棄的不僅僅是無用的物品,更是心中放不下的執念和貪慾。

當我們再次陷入糾結時,不如問問自己,家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

回頭看看我們的前半生,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到了,家不過就是一間房子,一張床。

所以,不必糾結,不必煩心,放心地扔掉那些與你無緣的東西。

一個家裡,物品不多了,煩惱就少了;房子簡潔了,人心就靜了;心態樂觀了,世界就開闊了。

人啊,別被物質所累,日子不簡單,簡單的過才能更快樂。

一個家庭的福氣,從扔掉這三樣開始

3

遠離無用的圈子

家裡的雜物需要及時清理,同樣,沒有實際意義的圈子也需要減少。

《斷舍離》的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

“你和什麼樣的人交往,這些人就構成了真實的自己,你的圈子越廣,就越容易生活在別人的生活中。”

人在什麼樣的圈子,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你的家庭也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曾國藩的好友圈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們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曾國藩不僅要求自己遠離那些不求上進的人,還要求他的弟弟們也這樣做。

他的弟弟曾國華與曾國荃,在衡陽讀書,但衡陽的學生大多不愛讀書,沒有遠大的志向。

因此,曾國藩擔心弟弟們受到這些學生的影響,喪失鬥志,堅決反對他們去衡陽讀書。

在曾國藩的勸告下,弟弟們前往長沙讀書,並在羅澤南的幫助下,很快取得了進步。

正因如此,曾氏家族傳承了良好的家風,得以興盛百年。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圈子能夠幫我們更快地成長。

而無用的圈子,會讓人迷失自我,遠離這樣的圈子,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家庭。

人到中年,很多人依舊混跡於不同的圈子,美其名曰結交人脈,實則是在一步步淡出自己的家庭。

一個家庭中,接觸的圈子越複雜,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就越少,孩子能感受到的愛就越淡單薄。

所謂的朋友寫滿了通訊錄,可真正遇到難事時,能幫你的,只有自己的家人。

只有當我們把各自的圈子理順了,家庭才會有更好的氣運,生活才會變得更加順意。

一個家庭的福氣,是每個人共同修來的。

願我們都能在斷舍離中,更好地瞭解自己,理清自己的內心,讓生活過得更自在。

也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斷掉壞情緒,舍掉舊物品,離開不適圈,迎來新生活!

儒道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