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本文首發於《新週刊》雜誌第622期——《舌尖人生》。

用一個簡單粗暴的分類方法,可以把餐桌上的人分成兩種:

吃辣的和不吃辣的。

兩類人齊聚的飯局,除了滿足基本的口腹之慾,還會上演一場價值觀念的博弈。望著對方桌前的清湯寡水,吃辣的人對不吃辣的人充滿鄙夷,內心不住地思忖,世上竟有如此無趣之人,不懂得享受刺激的滋味。

對方也不甘示弱,看著豔紅色的油潤菜餚,便搬弄出不知道從何習來的知識,細數著吃辣可能誘發的健康問題。這樣的一餐,兩位食客自然感受不到美食帶來的歡愉。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各自奔向一方。

事實上,在飲食領域,和豆花的甜鹹之爭類似,但凡談到吃辣這個問題,就不可避免地會引起一番爭論,甚至在雲、貴、川、贛、湘這些食辣的大省,人們也常常為辣的正統口味辯論個不停。坊間甚至還有俗語來形容幾省的食辣能力——

“雲南人不辣怕,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

那麼,辣味究竟有何魔力,能夠征服萬千食客的味蕾?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佐料界的舶來品,

如何征服老饕?

這首先要從辣椒的歷史談起。雖然現在的中國是辣椒栽種和消費大國,但是在幾百年前,國內還沒有一絲一毫辣椒的蹤跡。因為這個作物並非中國原產,而是美洲的舶來物種。不過,這不意味著古人不食辣。在當時,能夠提供辛辣味道的調味品有很多,

明代以前,花椒、茱萸和姜是民間最主要的香辛料。

大概到了16世紀末,隨著世界貿易的發展,辣椒傳入中國。關於它傳入的路線以及用途,均未有定論。有學者認為,辣椒是透過漢唐的絲綢之路傳播的,最初在陝西、甘肅等地栽種,到了明代,國內交流進一步加強後,才正式被人認知。也有人講,辣椒進入中國是透過海運,先到東南沿海,才到了內陸地區。由於缺少文獻的記載,很多說法如今看來,也只能算作推論。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久盛不衰的街頭美食麻辣燙。

在國內,辣椒最早的文字記錄在明代。杭州人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中,有對番椒的記錄:“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彼時,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其《牡丹亭》中也提到了辣椒花。從這些文獻中,大致可以瞭解,辣椒最初更多是供人觀賞的植物。

直至清代,辣椒才開始作為食材在市場中流通起來。地方誌《思州府志》中如是記載:

“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

這句話看似簡明,實際上卻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狀態。由於辣椒佔用的種植面積小,且產量高,貴州山區的農民很喜歡種植。此外,在缺少鹽調味的情況下,帶有刺激性氣味的辣椒也就成了“料理神器”。

自那之後,辣椒以貴州為圓心,向四周的省市擴散。現在人們印象裡的幾個食辣大省大量消耗辣椒的傳統,也大概形成於那時。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內,辣椒只是在庶民、工人階層間流動,並沒有進入官員、商人這類生活充裕的圈層之中。

四川作家李劼人在小說《大波》裡就提到過四川的

“盆盆肉”

,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夫妻肺片,他在小說裡寫:“吃在口裡,又辣,又麻,又香,又有味”,但是,“體面人要吃這種平民化的美味,必兩頭一望,不見熟人,方敢下箸”。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川渝特色串串,無辣不成席。

等到辛亥革命爆發,中國舊有的社會階層被打破,辣椒才迅速地滲透到更廣闊的人群當中。而其風行的原因,無外乎兩個:

其一,是辣椒價格便宜,作為佐料,新增在菜品中,並不會增加成本。其二,是因為辣椒本身的“魔力”。食辣的人,對此應該都不陌生。從生理學的角度看,吃辣時,大腦會釋放出令人愉悅的內啡肽,而這種酣暢的體驗常常會讓人上癮——儘管我們都清楚,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可面對誘人的辣味食物,人們還是欲罷不能。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食辣大省“卷”起來

辣椒在中國的土壤上生根之後,很快便獲得了眾多擁躉。清末時,國內已經形成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四大食辣中心。徐珂的《清稗類鈔》中,清晰地記錄了這一點:

“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

與國內其他地域相比,生活在這幾處區域的人,對辣椒的推崇簡直達到了狂熱的狀態,而本地的那些特有物產,也在辣椒的加持下,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但若是問及“何處更能吃辣?”的問題,食辣人士必定是各執一詞,爭個面紅耳赤。為得到答案,我們不妨走入這些地區,親自用味蕾感受一番。

湖南|香與辣並駕齊驅,“恰飯”才香

老湖南人常會說一句話,叫“耐得煩,霸得蠻”,意思是一個人想成功,定要能吃苦。在他們眼裡,這是三湘大地人民的共同氣質。但在飲食上,湖南人卻一改往日的精神內涵。吃香的、喝辣的,成了他們在餐桌上的主旋律。

對湖南人而言,純粹的辣味,多少顯得有些單調,香與辣才是天生的一對。到訪過湖南的人,如果留心觀察會發現,在各家餐館的選單上,“口味”是出現頻次最多的兩個字。

而口味,恰恰反映著湖南老饕對於香與辣的追求。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來長沙,辣椒管夠。/ upsplash

這些香辣的菜品中,以

宵夜界的“頂流”口味蝦

為代表。想做好一份口味蝦並不容易,白天,本地的老館子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熬製蝦子湯。湯裡的底味,便是辣椒油與花椒油所提供的。漫長的等待過後,豬骨、雞骨的香氣進入泛紅的湯汁,香、辣兩味在那一瞬,也就正式融匯到一起了。

得承認的是,湖南本地所慣用的洞庭湖蝦品質算不得上乘,殼硬、肉不多。可經過香辣的蝦子湯這麼一料理,蝦卻激發出了內裡的那份鮮美。一盤口味蝦“登臨”餐桌,你需要做的,只是輕輕掰開蝦頭,嘬幾口湯汁,最後再吮出蝦尾。一個完滿的夜晚,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在香辣味道上的功夫同樣被運用到了“嗦粉”之中。眾所周知,

湖南是吃米粉的大省

,雖然長沙和常德在“米粉究竟該是圓的還是扁的”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較真的他們說:

“這事兒關係到城市尊嚴。”

可一提到粉的口味,兩者很快會化干戈為玉帛,達成共識。因為,在盛裝米粉的碗裡,香味與辣味兼具,才是老湖南人永恆的“心頭好”。

不過,與“嗦蝦”不同的是,“嗦粉”過程中食客的主動權更大。一碗清亮淡香的米粉交由食客,剩下的物事,全都是食客在小料臺完成的。剁椒、辣椒油、以辣椒為佐料拌制的各類小菜擺放在人們面前,豐儉由人。一大清早,“嗦”上一碗粉,出點熱汗,生活好像更有盼頭了。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2022年10月15日,北京,辣椒冰淇淋。/圖源郭凱威

川渝|一麻一辣,便是江湖

在辣椒入蜀之前,麻味曾經佔據了大多數川渝人的餐桌。早在晉代,

《華陽國志》中就對蜀人“尚滋味,好辛香”

的生活習慣有所記錄。那時,幾乎每家每戶的院內都種植花椒。據記載,明代時,政府光是從四川一省採辦的花椒材料就有4000公斤之多。

但沒過多久,辣椒這個“不速之客”便“攻佔”了各大飯館酒肆。清代的徐心餘在《蜀遊聞見錄》中寫道:

“惟川人食椒,須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

但辣椒也並沒有完全取代花椒原有的地位。川渝地區的庖廚讓二者在同一鍋內各取所長,從而鍛造出川菜的精髓——麻辣。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圖源pexels

川菜的傳統菜餚裡,

麻婆豆腐

是對麻辣傳統的絕佳體現。相傳,這一菜品始創於清同治元年。發明者是成都萬福橋邊的一家小館子的老闆娘,人稱“陳麻婆”。麻婆豆腐的製法並不算難,但想掌控麻與辣的平衡,卻需要高超的烹調技巧。

首先,鍋內放入食用油,等微微冒出油煙,放入一大把辣椒末。待其香氣飄出,下肉末和郫縣豆瓣,煮至軟爛後,再滑入嫩豆腐。之後,在大火的猛攻與熱力的催逼下,再撒入一把花椒末。這道以辣開頭、以麻收尾的川菜代表作,

入口時,卻能夠讓二者共同在舌尖“起舞”。

品嚐時,除了直呼過癮外,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川渝人熱烈的性情。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麻辣烤魚,讓人食慾大開,停不下來。

以麻辣為基底的菜品不勝列舉。如果說麻婆豆腐還稍顯精細,那誕生於重慶碼頭邊的“江湖菜”則帶著些野性。不論是麻辣火鍋,還是水煮牛肉、毛血旺,每樣菜品都或多或少彰顯著本地人的真性情。

他們對食材不挑不揀,越是價廉物美,越是討人歡欣。但在他們的飲食譜系裡,唯一講究的,就是在下料時,要求多放些辣椒與麻椒。

汪曾祺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想必這群江湖兒女對此深有體悟。哪怕個人境遇再困頓、再不堪,有了麻與辣,也總能透過眼前的菜,洞見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雲貴|無辣不歡,酸甜皆是好伴侶

作為最早種植辣椒的地區之一,貴州人在食辣上必須得有發言權。尤其是在黔東南,哪怕只是吃上一頓家常便飯,辣椒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各類菜品裡,酸味則是辣味的好伴侶。

和最初食辣的原因相似,貴州人喜食酸,也是因為缺少調味鹽。於是,野外的酸果,家裡發酵的米酸、香酸,都成了提升味道的手段。而對酸味的依戀,從當地民謠中便可見一斑:“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孬躥。”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雲南街頭特色美食。/圖蟲創意

以酸辣為主味的食物中,貴州凱里的酸湯魚最負盛名。在當地,

酸湯魚有兩種湯底——白湯與紅湯。

前者是酸米湯,而後者,原料則是遍佈郊外的野生小西紅柿——這種西紅柿皮薄個小,本地人叫“毛辣角”。

不論是何種湯底,酸辣味都足夠濃郁。至於選用什麼品種的魚,並無太多挑剔,草魚、鯉魚、鯰魚,只要沉入熱湯,就能被酸辣味徹底浸沒。再配上些折耳根調製而成的蘸水,魚肉的鮮嫩、湯汁的酸爽,全都能在口腔中迸發而出。

在貴州隔壁的省份

雲南

,辣味的伴侶“搖身一變”,甜味成了辣味的主要拍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藠頭

。汪曾祺在其《葵·薤》中,專門花費半篇文章的筆墨來講述這個食物。藠頭味道泛苦,為了適口,雲南人將其與糖和辣椒醬放到一起醃製。

醃好後,酸、甜、辣味兼具,當作小菜,極其開胃。

汪曾祺曾把藠頭拿給北方的朋友食用,但對方“皺著眉頭說:‘不好吃!——這哪有糖蒜好哇!’”。汪老在文末說:“我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嚐嚐,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點。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這一點,對於食辣來說,同樣適用。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雲南特色,香飄十里。

國內的食辣傳統實在是太過深遠,吃辣的地區也數量眾多,若是詳盡地寫一份吃辣報告,恐怕幾天幾夜都難以梳理完全。衢州的辣鴨頭、秦椒製成的陝北油潑辣子、低調的食辣大省江西出產的各類辣味河鮮、廣西熱帶水果製成的酸嘢……這些各具特色的辣味,都予人極大的味覺快感。

若是辣椒有思想、會講話,恐怕它自己也沒料想到,它竟然能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人們常說,沒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同理,

沒在深夜思戀過辣味的人生,也一樣不值得一過。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L

中國最能吃辣的4個省份,哪個最卷?

哪個省份是你心裡的吃辣大省?

釋出於: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