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溼氣重”是近些年被很多人掛在嘴邊的一個流行詞。

看中醫時,能經常聽到中醫說“溼氣”這個詞,養生館中,按摩師會對顧客說,“你身體的溼氣重,需要調理”。溼氣,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夏天,尤其是當身體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人們就會說自己身體的溼氣重。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溼氣,顧名思義,就是身體中有多餘的水分存在。對於溼氣這個詞語,只是一個固定的認知,還是溼氣真的存在在我們的身體中?很多人並沒有明確的概念,畢竟這是一個看不見、碰不到的存在。

這種無形的“溼氣”從何而來?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現在人們對健康非常重視,關注養生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只知道溼氣重是對身體的一種傷害,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肥胖、面板油膩,身體浮腫等,

很多人認為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讓醫生給大家講一講,

“溼氣”是怎麼來的?跟喝水有沒有關係。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一、什麼是溼氣、產生溼氣的主要原因

溼氣的本質是人體內的廢水。

身體內水分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的飲用水及食物中的水分,這些水最開始是到了我們的胃部,然後再運輸到五臟六腑去發揮它的重要作用。如果在水分運化過程中的任一環節出現問題,使得水分發生淤積,就是我們說的溼氣重。引起體內溼氣重的原因,中醫和西醫各有各自的觀點,不外乎以下幾種主要因素。

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身體積聚溼氣的一大主要原因。偏愛油膩食物會導致腸胃負擔過重

,油膩的食物進入消化道不能被及時消化,就會導致進入胃腸道的水分不能及時被運化到各個組織器官中去。長此以往,水分集聚於腸道內,就造成溼邪瘀滯,表現為大便黏膩,容易粘馬桶。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其次脾臟功能出現問題,處理水分的轉運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溼氣的產生

。有些人吃完飯後就會盡快運動或工作,但此時血液正在參與脾胃的消化,還沒有完成這項“消化工作”,就被強行調走了。久而久之脾胃的功能就會變得越來越差,體內的水分不能被良好地轉運出去,溼氣就會越來越重。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環境的影響也會導致體內的溼氣加重。

很多人因為經濟的原因,長期只能住在陰暗的地下室等一些長年不見太陽,陰暗潮溼的屋子中,時間長了,身體內的溼氣肯定會越來越重。經常生氣、抑鬱、煩躁的不良情緒會導致身體的血氣執行不暢,肝臟、脾臟、腎臟會受到傷害,就容易出現溼氣過重。很多人是由於遺傳因素,導致體內溼氣過重。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長時間吹空調,空調幾乎是夏天每個人家中必備的,甚至有的人不僅夏天開空調,冬天也開空調。空調的存在為我們的生活確實帶來了很多的舒適,但是夏天天熱人體出汗多,汗液可以幫助身體進行排毒,促進代謝,

可是此時要是吹空調,汗液就排不出來,只能瘀滯在體內,家中身體的溼氣。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溼氣重跟水的一切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包括喝水時的水溫,一天中什麼時候喝水最好,喝多少水最有益於身體健康,什麼時候應該多喝水,什麼時候應該少喝水等等,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效果。水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正確飲水是非常重要的。

二、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

水是人體的生命之源,是生命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溶劑,給機體運送營養物質,為代謝廢物排洩出體外提供介質和載體,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能夠起到潤滑關節和各內臟器官等作用,對人類生命至關重要。

有句俗話是,水能治百病,沒事多喝水。但有人卻說,喝水過多,身體會溼氣重,到底應該如何喝水才是對身體有益的呢?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正確的飲水方法不會造成身體溼氣重。

為什麼會出現越喝水溼氣越重的現象,最大的可能是,喝了不該喝的東西,或沒有養成正確的飲水方式

。平時要注意飲水時少量多次、如果一次喝太多或過量,就很容易造成溼氣滯留。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喝冰水壞處多,冰水的急劇攝入會導致氣血不佳,身體受寒,甚至水分滯留在體內,溼氣瘀滯排不出去,

長期處於寒涼狀態,不僅會造成胃部疼痛、女性痛經,還會使體內的溼氣過重

。所以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不要貪圖一時的痛快,喝冰飲料。

運動後不能喝冰水。

喝冰水對健康影響巨大,需要引起重視,尤其是剛運動後的人要特別注意不能喝冰水。運動後機體的血管全部擴張,此時最需要的是將熱氣散出體外,喝了冰水,等於強行將血管進行收縮,把熱氣重新鎖進了身體裡,非常傷身,

使身體不僅寒氣重,同時溼氣也重。建議運動後先休息半小時,飲水以溫水為宜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掌握正確的喝水原則,即:少量多飲、小口、慢飲。

當你覺得自己已經口渴的時候,實際身體已經嚴重缺水了,平時養成養好的喝水習慣,定時定點,少量多次進行飲水,不要等到口渴難耐時,進行猛烈的飲水,機體對水分的轉運是需要時間的,飲水過猛,機體不能進行良好的轉運,就容易造成水分滯留,形成溼氣。

過多、多快的飲水,容易對身體產生負擔,

尤其是腎臟不好的人,大量飲水會加重腎臟的負荷。

晨起喝溫水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夜晚不宜多喝水

,水對氣血的執行很重要,早晨起床喝一杯溫開水可以養生。經過一夜的睡眠,血液變得粘稠,早晨的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進血液循化,還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廢物和垃圾。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

白天人體的活動量大,代謝旺盛,適合多補充水分

。晚上身體處於休眠狀態,身體代謝變慢,若是口渴可以適量進行補充,但不適合多喝,尤其是在

睡前進行大量飲水,不僅加重了腎臟負擔,起夜次數頻繁,對睡眠也會有影響

三、身體溼氣重,應該怎麼辦?

溼氣重對脾胃的傷害是很大的,影響脾胃的運轉,傷害身體的脾陽,身體會出現消化不良。

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和體內溼氣過重有關。當身體溼氣過重時,要及時給予調理、祛溼,以免衍生出別的疾病。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去除溼氣的方法。

1、養成愛運動的習慣。

長期缺乏運動的人會常常感到身體沉重、四肢無力,但越不愛運動,身體淤積的溼氣就會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不僅可以緩解人體的壓力,還能促進器官運作,加速溼氣的排出。運動的方式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耐力進行適當選擇即可,游泳、慢跑都可以。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2、健康膳食結構的重要性。

涼性、生冷的瓜果蔬菜容易造成胃腸不適,油炸食品不易消化,溼氣重的體質儘量減少攝入

想要祛除體內的溼氣,可以經常食用祛溼的食物,例如: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對祛除體內的溼氣是有助益的。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3、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改善生活環境。

減少在潮溼環境中過久停留,不要穿未乾的衣物,不要蓋潮溼的被子,因為地域天氣原因導致的潮溼問題,可以買烘焙機將衣物進行烘乾處理。洗完澡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夏天儘量減少吹空調的時間,多吹自然風。深呼吸運動有利於調整肺功能,排出溼氣,有空的時候可以做一做。

四、如何做,能夠預防身體溼氣過重

溼氣重會讓人的身體很不舒服,尤其是炎熱的夏季。為此,有很多養生店、美容院紛紛打出,能夠很好祛除溼氣的宣傳廣告。

但其實生活中多加註意,就可以預防身體出現溼氣過重的情況。生活中應該如何做呢?

1、不熬夜,按時睡覺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體內多餘的水分透過腎臟代謝和呼吸作用排出體外,所以,

不熬夜是很好的排溼方法。睡一個好覺是十分重要的,勞逸結合,讓身體有休養生息的時間,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2、選擇向陽的房子居住,保證每日的通風時間。

經常將被褥曬一曬,不僅可以對紫外線進行殺菌消毒,還會使被褥溫暖、乾燥。有些地區在一段時間內會是梅雨季節,這期間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可以藉助除溼機幫助降低環境的溼度,還要記得用暖風機將衣物吹乾再穿。

3、均衡飲食。胃腸道系統的健康關係到營養及水分的代謝,最好的方法就是均衡飲食。

儘量不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容易消化,還容易造成胃腸悶脹、發炎。生冷食品、冰品,會讓消化道吸收功能停滯,不宜過多食用。甜食、油炸食物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不利於胃腸功能的正常執行,儘量減少使用的次數。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4、身體不舒適,要及時就醫。

溼氣重會造成身體出現很多不適症狀,必要時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中西醫對於除溼治療各有不同的方法,包括湯飲、泡腳排溼法等。很多祛溼的口服藥也有著不錯的療效,遵醫囑服用即可。

小結

造成身體溼氣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長期不良飲食、脾功能弱不能及時運化出體內多餘的水份、經常吹空調、長期處於潮溼環境中等。

溼氣瘀滯於體內,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此時需要及時為身體做排溼養護。

正確的喝水習慣並不是造成體內溼氣過重的主要原因,喝水量的多與少,也不會造成體內溼氣出現明顯的變化

。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需要在飲水時間、飲水量上進行調整,這樣會更有利於身體健康。不良的飲水習慣會使溼氣進一步加重,生活中要改掉。

“溼氣”是怎麼來的?喝水過多就會溼氣重嗎?本文給你講清楚

如果身體溼氣重,需要對水份攝入的時間、量、方式、溫度等做調整,避免因為錯誤的飲水方式導致身體出現狀況,加重身體負擔。同時

可以透過改善膳食結構,調整作息,加強鍛鍊等方法,

達到預防溼氣集聚於體內的目的。還可以透過按摩穴位、湯陰、泡腳等方式進行排溼、改善溼性體質,達到讓溼氣遠離我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