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那顆白菜到底有何神奇之處?為何很多人對其念念不忘

現存於世的清代“翠玉白菜”最出名的2顆各有千秋,但都比不上慈禧太后的那顆

清代中期就開始流行“翠玉白菜”的經典樣式了,白菜配上蟈蟈和螽斯,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愛的擺件。

慈禧太后的那顆白菜到底有何神奇之處?為何很多人對其念念不忘

為什麼喜歡這樣的造型呢?白菜諧音“百財”象徵這財富,葉諧音“業”事業財富都有了,蟲子則是象徵這多子多孫。白菜還有清清白白,一清二白的含義,因此也常常作為女性的陪嫁品和官員的家居擺件。連乾隆皇帝也用翠玉白菜告誡自己,要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慈禧太后也是翡翠的忠實愛好者,陪葬的翡翠西瓜、水果、蔬菜不計其數,其中以翡翠白菜最為有名。

據說慈禧的翡翠白菜造型和其他白菜不一樣,菜梗上有一隻振翅欲飛的蟈蟈,還有兩隻紅白相間的馬蜂,栩栩如生被稱為史上第一“翠玉白菜”可惜後人只能在《愛月軒筆記》中觀看一下作者對這顆白菜的描述了。

1928年對慈禧墓室覬覦已久的孫殿英炸開了慈禧墓室,將慈禧的陪葬品洗劫一空,而這顆著名的白菜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流傳於世的只剩下2顆最為著名的白菜,一顆是臺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就是人們知道最多的翠玉白菜了,關於這顆白菜還被國內專家詬病,臺北博物館借給日本展出過,而北京博物館邀請這顆白菜展出,都未能成行,因此被很多專家和學者耿耿於懷,借給日本都不回老家看看,是怕我們不還了嘛!

慈禧太后的那顆白菜到底有何神奇之處?為何很多人對其念念不忘

臺北的這一課翠玉白菜非常逼真,和真實白菜一般無二,在菜葉上巧妙雕刻了蟈蟈和蝗蟲正在吃葉子,根據考證,這顆白菜是光緒皇帝的愛妃瑾妃的心愛之物,是嫁給光緒時候的陪嫁,一直伴隨這瑾妃生命的最後。

但很快風水輪流轉,天津博物館發現了一顆絲毫不遜色於臺北博物館的白菜,這顆白菜為了區別於臺北被稱為“翡翠蟈蟈白菜”。和臺北的“翠玉白菜”不同,天津的這顆白菜是民間稱之為的“凍白菜”。因此這顆白菜用的原料是略次於臺北的,多出幾種灰、黃的顏色來,但是藝術價值卻因為這顏色而更高了,匠人的高超技藝將這種顏色融入到白菜之中,反而比臺北的那顆更為真實和生活氣息。

慈禧太后的那顆白菜到底有何神奇之處?為何很多人對其念念不忘

天津的這顆凍白菜上還有2只蟈蟈和一隻螳螂,三隻昆蟲趴在菜葉上和諧共處,整個技法在清代所有玉雕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可惜慈禧太后的那顆號稱史上第一的翠玉白菜,已經下落不明瞭,不然想必可以和這兩顆白菜一較高下,沒有機會去臺北博物館的朋友可以去天津博物館看這顆白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