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六成患者肩袖損傷別總讓肩周炎“背鍋”

■本報記者 黃楊子

“開始是右肩抬起時疼痛,後來逐漸發展到夜間痛醒,炒菜、拖地、抱孩子等活動感覺越來越費力。”今年62歲的範阿姨自述深受“肩周炎”困擾半年有餘,可是,在嘗試了運動鍛鍊、熱敷、推拿等方法後,疼痛反而愈演愈烈。最近,她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在經過一系列專業檢查後,範阿姨的“肩周炎謎團”終於被解開——原來,藏在肩痛背後的並非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看似‘小眾’,沒有肩周炎那般‘聲名在外’,實則有約六成肩痛的起因就是它。”市一醫院骨科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運動醫學科主任陳疾忤支招,“區分肩袖損傷和肩周炎實則不難。如果自己或在別人幫助的情況下,上臂都無法舉過頭頂,很可能就是肩周炎;而大部分的肩袖損傷,患者在他人的協助下,抬肩不受影響”。

由於肩袖損傷和肩周炎均具有肩痛的症狀,因此常常會被患者自行誤判。但是,二者在臨床表現、病情轉歸、治療方法上均有明顯區別。陳疾忤介紹,肩周炎又被稱為“凍結肩”,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群,除肩痛外,主要表現為肩部僵硬、無法活動,一般在1年半左右可以自愈;肩袖損傷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60歲以上更常見,可能伴有外傷。

據悉,肩袖損傷患者的疼痛主要發生在肩關節活動時,夜間疼痛較白天更明顯。肩關節活動度一般是正常的,但可能出現肩部無力的現象。同時,由於在肩袖損傷中,損傷的肩袖不能自行修復,不恰當的治療可能會導致損傷擴大,有的甚至嚴重影響肩關節的結構和功能,晚期甚至需要進行肩關節置換。

肩袖具體是什麼?陳疾忤解釋,“這是一組肌腱,屬於我們通俗認知上的‘筋’。我們的肩膀能夠靈活地進行旋轉、抬高、放低等動作,都有肩袖的功勞。”肩袖撕裂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與年齡相關的退變、撞擊及創傷等,對個體而言,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導致。“患者範阿姨就是典型的老年性慢性勞損,隨著年齡的增大,中老年人群的肌腱會逐漸出現退變和磨損,偶爾輕微的推拉都可能導致不可自愈的肩袖撕裂。”

目前,肩袖損傷的治療方式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病程較短、症狀較輕微、因高齡等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可採取“康復訓練+物理治療+藥物”的保守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保守治療只是一種緩解手段,並不能真正修復撕裂肩袖。”陳疾忤解釋,在保守治療3至6個月後,若病情沒有明顯緩解,甚至有所加重,還應及時就診,考慮進行肩袖修復術。目前,絕大部分醫生都會選擇使用關節鏡微創手段修復肩袖,療效好、創傷小、恢復快。

陳疾忤最後提醒,由於肩周炎的自限性,可以透過拉伸、推拿、理療等緩解症狀,等待自愈;而肩袖損傷,千萬不能自行盲目拉伸,不合適的鍛鍊會造成損傷肩袖的撕裂口擴大。因此,一旦發現自己肩部疼痛明顯,且久久沒有好轉,應及時就診,切勿輕“舉”妄“動”或自行康復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