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專家萬分焦慮,中韓建交首次出現!韓對華貿易或連續四月逆差

雖然中國連續十幾年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不過長期以來,韓國對華貿易都維持著規模可觀的順差,也就是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大於韓國從中國的進口金額。不過最近,中韓貿易出現了新的變化。據《環球時報》報道,當地時間八月二十二日,韓國關稅廳釋出全新資料,八月一日至八月二十日,韓國對中國逆差已經達到六億六千七百萬美元,韓國八月對華逆差幾乎成為定局。這就意味著,自今年五月開始,韓國已經連續四個月對中國逆差。韓國媒體指出,自中韓建交以來,只有1992年八月至十月,韓國對華連續三個月逆差。而若八月份韓國對華貿易仍然出現逆差的話,就說明中韓建交以來,韓國首次連續四個月出現對華逆差。

韓國專家萬分焦慮,中韓建交首次出現!韓對華貿易或連續四月逆差

對於這一現象,韓國經濟學界焦慮萬分。韓國產業研究院高階研究員趙哲對韓聯社表示,韓國國內市場相當有限,對外出口是韓國經濟最重要的發動機,如果沒有金額巨大的貿易順差,那麼韓國經濟就將出現停滯和倒退。趙哲稱:資料表明,在過去三十年裡,中國是韓國最大的順差來源國之一,韓國政府甚至用中國帶來的順差來彌補和其他國家展開貿易時產生的逆差。如果韓國對中國出口繼續減少的話,那麼韓國對外出口總額都將會大大減少,韓國甚至有可能從順差國變成逆差國。趙哲憂心忡忡地說,雖然連續四月對華逆差可能是暫時現象,但是中國未來顯然不可能一直成為韓國最大的順差來源國。

韓國專家萬分焦慮,中韓建交首次出現!韓對華貿易或連續四月逆差

韓國對華順差逐漸縮小,並且最終變為逆差的原因並不複雜,這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必然結果。曾經中國向韓國出口蔬菜、糧食、水果和鞋服等初級工業品,而韓國則向中國出口顯示器面板、儲存顆粒、電子產品和汽車,如此一來,韓國必然可以從對華貿易中獲得大量的順差。

韓國專家萬分焦慮,中韓建交首次出現!韓對華貿易或連續四月逆差

然而最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國產商品已經可以替代韓國的相關產品了。在顯示器面板領域,中國企業京東方、華星光電的產品已經不弱於三星生產的螢幕,而且價格還更加實惠;在儲存顆粒領域,我國的自主品牌長江儲存早在2017年就打破了美國和韓國對3D 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壟斷,可以生產出效能不弱於三星、海力士的儲存產品,迫使三星在中國展開價格戰。至於電子產品,昔日風頭無二的三星手機、電腦在中國市場上已經難覓蹤跡,而韓系汽車更是在中國自主品牌和德系、日系品牌的夾擊之下艱難維持。如此一來,韓國對華出口不萎縮、在對華貿易中不出現逆差,才是怪事一樁。

韓國專家萬分焦慮,中韓建交首次出現!韓對華貿易或連續四月逆差

面對中國極為迅猛的產業升級和科技進步速度,韓國顯然無力招架。一方面是因為,韓國雖然有不少高科技企業,但是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大都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更有一些企業的股權也被西方牢牢握在手中。比如對韓國舉足輕重的三星集團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就掌握在美國投資者的手中。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無法自主決定要生產什麼產品,而是西方給韓國提供什麼技術,韓國才能生產相應的產品。這就導致韓國在面臨中國產業競爭時措手不及。另一方面是因為,韓國的經濟主要靠大財閥拉動,然而現在韓國十大財閥佔據全韓國近七成的GDP。如今財閥幾乎取得了壟斷地位,自然也沒有動力展開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更加優秀的產品。這就導致韓國在面對中國快步產業升級時束手無策。

韓國專家萬分焦慮,中韓建交首次出現!韓對華貿易或連續四月逆差

過去三十年,中國為韓國貢獻了無數順差,為韓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機會。現在韓國想要繼續維持大規模的對華順差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不過如果韓國和中國展開高水平經濟合作,彼此促進、共同進步的話,那麼韓國仍然有希望從別的國家獲得金額可觀的順差。而且中國積極幫助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也是將這些國家建設成足夠成熟、龐大的市場。如果韓國可以和中國精誠合作,完全可以一同開闢全新的市場。只不過韓國在軍事、外交上的主權並不完全獨立,常常要受到美國的掣肘,這樣的美好願景實現的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