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組造芯詳情:籌建兩年、四個專案,團隊不到 300 人

位元組造芯詳情:籌建兩年、四個專案,團隊不到 300 人

增強自身計算能力、節省算力成本,而非謀求更大的晶片商業機會。

文丨馬慧

編輯|程曼祺

在上週舉行的 “2022 火山引擎原動力大會” 上,位元組跳動主管火山引擎、資料中臺的副總裁楊震原披露了位元組的晶片自研進展,稱自研晶片涉及影片編解碼、雲端推理加速等場景,並稱位元組也在和晶片供應商探索 RISC 架構晶片在雲端的使用,目前位元組並沒有開發 CPU、GPU 等通用晶片,已啟動的各晶片自研自用,不會對外銷售。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得了位元組造芯的一些更詳細情況,位元組至少已啟動了四個晶片專案,包括 AI 晶片、伺服器晶片、FPGA NIC(FPGA 形態的智慧網絡卡,FPGA 為可程式設計邏輯閘陣列)專案和 RISC-V 專案。其中 AI 晶片已流片,伺服器晶片的主要方向是影片編解碼晶片。

據瞭解,位元組晶片團隊負責人為 “Data-系統” 部技術總監王劍,他向楊震原彙報。王劍同時是位元組今年成立的開源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於 2016 年加入位元組跳動,主要工作經驗在於網路和資料系統架構,非晶片行業出身。

在王劍之下,位元組晶片團隊有數位技術負責人。AI 晶片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施雲峰和李繼峰。施雲峰畢業於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有 13 年工作經驗,先後任職於聯發科、美滿和華芯通(高通與貴州政府成立的合資公司),於 2018 年加入位元組。李繼峰同樣畢業於北大,2020 年加入位元組前曾任職於 IBM、EDA 廠商 Cadence 和位元大陸。

RISC-V 專案和伺服器晶片專案由盧山(Shan Lu)負責。盧山從業超過 20 年,曾先後在美國英特爾和高通工作,有參與開發伺服器、IoT 等場景的多類晶片的經驗,2019 年加入位元組跳動。

FPGA NIC 專案由羅臘詠負責,他畢業於中科大電子工程與資訊科學系,曾任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和騰訊網路平臺部。FPGA NIC 是實現智慧網絡卡和 DPU(資料處理器,可以被視作升級版的智慧網絡卡) 的方案之一,優勢是更靈活、更易應對業務變化。

據《晚點 LatePost》瞭解,位元組確定造芯已近 2 年,它起步於 2020 下半年,當時位元組在內部已組建一個人數精簡的團隊。2021 年春天,位元組晶片團隊開始加速擴充,目前規模超過 200 人。

橫向對比,位元組晶片團隊規模不大。成立於 2018 年的阿里晶片子公司平頭哥目前有約 1500 人,已陸續推出 AI 晶片、ARM CPU 等產品。與位元組造芯同樣起步於兩年前的 OPPO 晶片子公司哲庫已擴充至 2000 人,哲庫在去年釋出了用於手機的 AI 晶片。

人才匱乏之下,位元組的搶人姿態不算激進。瞭解位元組招聘的人士告訴《晚點 LatePost》,位元組造芯團隊有四輪技術面試和一輪 HR 面試,現在晶片公司招人往往是兩輪技術面試加一輪 HR 面試,行動敏捷的創業公司,一週內就能走完招聘流程。位元組的薪資優勢也並不明顯,年包報價與晶片行業當下 30%-50% 的跳槽增幅持平。

楊震原在上週的火山引擎大會上說,位元組造芯的目的不是對外銷售,而是為自身需求研發定製化晶片,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

位元組已啟動的主要晶片專案與其業務密切相關:AI 晶片用以處理大量推薦演算法;影片編解碼晶片對應抖音、TikTok 等位元組短影片應用的海量影片處理需求;DPU 晶片對應提升資料中心整體效率的需求。據楊震原透露,位元組 95% 的業務已經跑在自己的資料中心上。DPU 的功能就是將不同資料處理工作合理分配給 CPU 或 GPU,從 CPU 手中接管網路、安全、虛擬化、儲存等資料中心運維任務,提升效率。

在用量足夠大的情況下,自研晶片可減少成本,更好控制供應,同時可實現更好的軟硬協同,提升整體效果。

自用定位解釋了位元組造芯的團隊配置。總負責人王劍並非晶片行業出身,但作為主管資料系統、網路架構的負責人,他熟悉位元組的資料中心對算力、網路的需求,這是自研晶片的使用場景。相比從外部引入一個負責人,加入位元組多年的王劍也能更好地在各部門間溝通、協調。

位元組造芯的各產品線負責人,多為一批工作十餘年的行業中堅力量。施雲峰、李繼峰、羅臘詠的共性是,約有 15 年工作經驗,在中國本土成長。其中施雲峰、李繼峰此前就有共事經驗,在研究生階段,他們都曾加入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究開發中心,這是中國首批研發國產 CPU 的機構之一。一位晶片從業者評價位元組晶片各專案負責人,稱對公司而言,他們是 “當打之年,很實惠”。

相比之下,要將晶片賣給其他人的華為海思和阿里平頭哥,有更多行業和市場經驗極為豐富的晶片高管和技術負責人坐鎮。比如阿里平頭哥負責人姚剛此前曾在海思領導鯤鵬(ARM CPU)、昇騰(雲端 AI 晶片)、麒麟(手機 SoC)等專案的開發,跨越伺服器、手機終端等不同場景。此前從華為海思美研離職加入壁仞的焦國芳、從阿里平頭哥加入 ARM CPU 創業公司的林葳等人都於 1990 年代末開始工作,有在 Trident、英特爾、AMD 等國際巨頭美國總部的工作經驗。

國內網際網路大廠的造芯之路,現在可分成兩派。一派以騰訊為代表,以 “投資 + 部分自研” 入局,團隊規模相對小,晶片自用。去年底騰訊雲與智慧事業群 CEO 湯道生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稱,騰訊造芯的核心思路是基於自身需求,要麼降低成本,要麼更高效地使用基礎設施。

另一派以阿里平頭哥和百度崑崙芯為代表,他們希望對外售賣晶片,有更大市場企圖。阿里尤其有野心,他們已在去年釋出了開發難度較大的資料中心通用晶片 ARM CPU 倚天 710。阿里與浙江國資組成的聯合體去年曾競購擁有重要半導體資產的紫光集團,如成功,阿里將把晶片業務版圖拓展至手機終端晶片(紫光展銳)、儲存器(紫光旗下長江儲存),並獲得與雲計算業務緊密協同的伺服器業務(紫光旗下新華三),但最終未能成功。

據《晚點 LatePost》瞭解,在去年雲棲大會前後,阿里開始考慮分拆平頭哥,讓其獨立融資,這能獲得更多發展資金和更獨立的晶片供應商市場地位。接近此事的人透露,平頭哥今年以來已在接觸外部投資人,但進展並不順利,已暫時擱置了分拆計劃。

位元組目前的造芯路線更靠近騰訊。騰訊已釋出了 3 款晶片,包括 AI 晶片、影片轉碼晶片和高效能網路晶片(可以理解為 DPU)。位元組的晶片專案結構與之相似。自研的同時,騰訊和位元組都在積極對外投資。騰訊投資了 AI 晶片公司燧原、DPU 公司雲豹、AI 視覺晶片公司愛芯等;位元組對外投資了 RISC-V 初創企業睿思芯、基於 RISC-V 架構的 AI 處理器廠商希姆計算、GPU 公司摩爾執行緒和 DPU 公司雲脈芯聯等。

以位元組造芯現有的團隊規模看,它需要與外部展開諸多合作。一位晶片從業者評價,如果位元組真要完全自研,同時量產 AI 晶片、影片編解碼晶片、智慧網絡卡等多個產品,並持續保持與競品在綜合性價比上的優勢,算上軟硬體開發工作,兩三千人都不一定夠;而如果硬體部分大量外包,軟體採用內部團隊,則可能以把團隊控制在數百人量級。這能以相對小的投入輸出一些定製化成果,滿足內部需求。

結合上週被披露的位元組 CEO 梁汝波最新 OKR,降本增效是位元組當下核心目標。增強自身計算能力、節省算力成本,而非謀求更大的晶片商業機會,可能是位元組一段時間裡的造芯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