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還未結束,高溫就按耐不住想搞事了……本週四開始,持續40天!

連日陰雨,不少市民抱怨道:“人都要發黴了!”不過,炎熱天氣馬上就要來了。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本週四),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而且,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間正逢“三伏”的“頭伏”。按照傳統的推算方法,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

雨還未結束,高溫就按耐不住想搞事了……本週四開始,持續40天!

三伏天的由來

伏,是避暑之意,“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根據傳統曆法,初伏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中伏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則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當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今年6月21日進入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7月16日跨入初伏,立秋為8月7日,由於今年夏至與立秋間有5個庚日,所以今年中伏從7月26日至8月14日共有20天,加上末伏的10天,今年整個三伏天長達40天。

具體的時間如下: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為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為10天。

秋包袱和伏包秋

瞭解了三伏天,再來看看“秋包伏”和“伏包秋”。所謂“伏包秋”,就是指立秋當天正好入末伏,也就是民間常說的“秋裡十日伏,伏裡十日秋”。而“秋包伏”就比較好理解了,指的就是立秋以後才開始進入伏天。

在多數的年份,都是“秋包伏”,只有極少數年份是“伏包秋”,從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間,僅僅出現了4次,其中距離最近的就是2014年8月7日進入末伏,並且這天正好是立秋。而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但是末伏卻是一週以後的8月15日進入的,因此今年是“秋包伏”。

三伏天小貼士

三伏天,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出汗量大大增加。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就津液損耗、陰虛,產生疲乏、困、沒精神、虛火等,所以此時儲存或及時補充津液至關重要。

雨還未結束,高溫就按耐不住想搞事了……本週四開始,持續40天!

銀耳可以滋陰生津,含有大量水分,熱量又極低,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藥用菌和食用菌,非常適合夏天吃。用銀耳搭配百合、蓮子、枸杞、淮山等食材,每天吃一碗,堅持到三伏天結束,能很好地補充夏天津液的消耗,對陰虛火旺有特別好的療效,也利於秋季肺臟功能的發揮。

雨還未結束,高溫就按耐不住想搞事了……本週四開始,持續40天!

同時,三伏天是口腔潰瘍的高發期,因為維生素代謝增加,水溶性維生素隨汗液排出;食慾減退和消化不良,也限制了維生素的攝取,導致維生素代謝的紊亂缺乏,造成了口腔潰瘍的反反覆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