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大清王朝是愛新覺羅氏創立的政權,作為皇族宗室,愛新覺羅氏的子孫後代享有至高的政治特權。可是我們在清代的史料中,卻發現宗室子弟很少有在外任官的,即便是總督、巡撫一類的也很少見。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也並不難理解。在不同時期,宗室子弟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作為天潢貴胄,宗室子弟在任官方面也有一些侷限性。

關外及清初時期的情況

清代的皇族,分為宗室和覺羅。宗室是指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的直系後代,其他的叔伯兄弟後代則為覺羅。按清制,宗室系黃帶子,覺羅系紅帶子。

覺羅和宗室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覺羅沒有爵位,即沒有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的封贈,在任官方面基本上和八旗旗人相同。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愛新覺羅氏家族是統治階級,他們的子侄都是手握重兵、執掌朝政的王貝勒。因為這個時期,經歷了統一女真、建立後金政權乃至創立大清,愛新覺羅氏家族的子孫人口基數不大,都有用武之地。加上這個時期,又是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階段,其家族統治色彩仍十分強烈。

清初時期宗室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功王,如代善、阿敏、莽古爾泰、濟爾哈朗、多爾袞等,這些人都是大清基業的創立者。就是皇太極的子侄們,也都是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

實事求是地說,清初的這些功王們確實都很能幹,尤其在軍事方面。清入關後,面臨著農民起義和各地的反清武裝,這些開國功王們南征北戰,為大清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由此,才有了清初的八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到了順治晚年以後,隨著這些功王的不斷去世,他們的子弟也逐漸走向沒落,異姓貴族開始崛起。加上順治和康熙兩帝為了集中皇權,也極力打壓宗室,到了康熙晚年,宗室已經逐漸遠離政治和軍事中心。

宗室例有封爵,皇太極時期定下了十二等爵位,分別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入八分鎮國公、入八分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時,這些宗室王公可以參政、任官,但是都是憑藉其尊貴的王公身份。入主中原後,這些宗室王公一般都沒有具體的官職,但權力都在職官之上,這也是入關前貴族政治的殘留。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清中期以後宗室的情況

上面說到近支宗室例有封爵,但清統治者鑑於明代的教訓,採取的是降低世襲的原則。即親王之子襲郡王爵、郡王之子襲貝勒爵,降到輔國將軍以後不再降,後世以此爵世襲。

需要注意,所謂的降至輔國將軍為止,只是僅限於一人。那麼其他的子弟隨著時間的推移,就無法獲得爵位。而這部分人在清中期以後是主流,稱為閒散宗室。

乾隆繼位後,鑑於愛新覺羅氏家族的高貴血統,如果宗室子弟淪為一般的旗人,則面子上過不去,因此降旨凡閒散宗室例賞四品頂戴,不過這個是個虛銜,無非就是在經濟上加以照顧。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到了嘉慶以後,隨著閒散宗室人數的不斷增長,朝廷連個四品的虛銜也無法保證了,因此了嘉慶帝下旨,允許宗室應鄉、會試,和一般的旗人一樣,可以透過科舉入仕。

此外,嘉慶帝又讓宗人府查明備案,成年的宗室子弟經過考試後,以各部主事、筆帖式授用。因此,嘉慶時期,宗室子弟可以在中央各部擔任級別較低的官職。

清中期以後宗室例不外放

宗室子弟擔任各省總督、巡撫,乃至藩、臬、道、府的情況還是有的,甚至還有個別的擔任過州縣一級的官職,不過這不是常態,總體人數不多。

宗室子弟最常見的是在中央各部任官,乾隆以前,宗室王公擔任軍機大臣、總理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甚至是各部尚書、侍郎的,還有一些是其他的京堂。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更多的宗室子弟是在八旗系統內擔任各種職務,主要是各旗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一類的,此外還有各營的統領、參領等等。

乾隆初期一直到咸豐初年,宗室王公一般不擔任朝中的要職,很少有進入軍機處、內閣和六部的。因為乾隆時規定,宗室王公不得進入中樞機構,只能擔任一些職位高但沒有實權的崗位。

至於宗室外放督撫從乾隆以後幾乎沒有案例,因為督撫職責重大位列封疆,以宗室充任對皇權存在一定的威脅。至於道員、知府、知州、知縣一類的官,雖然不對皇權造成威脅,但畢竟級別不高,以宗室擔任這些職務,朝廷的臉面上又過不去。

當然,宗室不外放中低階職務,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宗室出身高貴,如果外放中低階職務,勢必會憑藉出身向督撫叫板,這也不利於維護安定的局面。

清代的宗室為何很少到外地當官?除了臉面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嘉慶以後宗室一般不外放,即便情況特殊,最低級別也是從四品的知府,實際上宗室擔任知府的情況也十分少見。更多的時候,朝廷寧願花錢將這些閒散宗室養在京城,也不願意讓他們過多地參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