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唐】李白

從古至今,讓人耿耿於懷的事情,莫過於對他人的情感無處寄託。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更是誕生了諸多的痴男怨女,裡面有很多令人熱淚盈眶的場景,尤其是字裡行間中,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痴情,更是讓人心裡沒由來的一酸,不禁垂淚。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在古代,由於科技並不怎麼發達,所以民間盛行武俠之風,因而流傳下來諸多的武俠事蹟。古人將這些人的事蹟記錄下來,也就成了遊俠、刺客列傳等,而說書人將其加以修飾,使得內容更加的豐富,於是也就慢慢的有了神異、志怪小說的誕生。

武俠小說作為通俗小說,可以追溯到漢代,此後又經過魏晉、六朝的蓬勃發展,使得武俠文學歷久彌新。俠客通常都是大義凜然,時常救人於危難,讓人敬佩的存在,而且不追逐名利,有著高尚的品德,李白曾這樣寫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宋代以後,白話小說開始備受青睞,對後世有著很大的啟蒙作用。明清時期,更是誕生了諸多的優秀作品,為後來的武俠小說,奠定了基本形式和模式。金庸先生寫的《射鵰英雄傳》,以及古龍先生寫的《楚留香傳奇》等作品,都遵循著傳統的模式,可謂是深受影響。

金庸有著豐富的歷史知識,對於武俠精神有著深刻的理解,所以他筆下的人物,一個個都十分的飽滿,甚至是有史可稽,可謂是將武俠小說,給提升到了文學藝術的高度。例如,他筆下的張三丰,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因此對於人物的塑造,可以說是把握得十分恰到。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張三丰(1247年-1464年),他的原名叫作張通,字君寶,是遼東懿州人。據《明史》記載:“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子其道號也。”。張三丰集各派絕學於一身,不僅是武當派始祖,還是太極拳始祖,在武林上可謂是聲名顯赫。

所以,我們不難想象,熱衷於武俠的金庸,為什麼會將張三丰寫進自己的武俠小說裡了。在金庸的筆下,張三丰是一個痴情的人,他深深的愛著一個人,可是對方也鍾情一個人,於是他只能將這份情感,深深地埋藏在了自己的心底,但是從未忘過。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可以說是裡面武功最高的人,雖然他看起來十分的年邁,但是精氣神卻絲毫不輸年輕人。不過,張三丰早年的經歷卻十分的悲慘,他從小無父無母,一個人四處漂泊,直到他遇到了郭襄,他才開始有了憧憬。

兩人的第一次相遇,是在華山之巔。當時,張三丰遭尹克西的毒打,郭襄忍不住站出來幫腔,讓他放開手去打,並表示自己會幫他。郭襄不僅幫他包紮傷口,臨別的時候,更是將一對鐵鑄的羅漢送給了張三丰,從此張三丰心裡掛念的人,就只有郭襄一人了。張三丰對於郭襄依依不捨,但是郭襄心裡掛念的仍舊是楊過。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此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張三丰無論去哪都會帶著它們,彷彿郭襄一直都陪在自己的身邊。這期間,郭襄在峨眉開宗立派,張三丰亦在武當山創立門派。郭襄駕鶴西去以後,張三丰仍舊帶著這對鐵羅漢,並在趙敏大鬧武當山,自己遭遇暗算的時候,拿出了這對鐵羅漢,告訴這是百年前郭襄贈予,並囑託弟子送還少林傳人。

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金庸:把他7個弟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會知曉

不僅如此,張三丰還寫了一首情詩給郭襄,金庸將其巧妙地藏了起來;只有我們將武當七俠的名字連起來,才會知曉。這首詩是:“遠橋之下泛蓮舟,岱岩石上溪松流。萬仞翠山梨亭在,莫問聲谷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