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越國作為春秋後期新崛起的一個大國,之所以能順利稱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其他幾個大國,比如齊秦晉楚這四個國家,在之前上百年的混戰當中,都已經耗盡了國力,而且內部出現巨大的問題。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至於勾踐稱霸的時候,幾個中原大國的實際情況,其實也不復雜。

簡單來說,秦國一直被堵在函谷關以西,根本無法參加中原爭霸戰;晉國正在忙著解決內部卿大夫世家掌權的問題,根本無暇外顧;楚國之前被吳國差點打到滅國,此時正在忙著養傷;至於齊國,此時則是出現了一個非常能搞事情的田家,正在忙著謀朝篡位。

想要更好地解釋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簡單回顧一下,春秋時期幾大強國的歷史。

首先是秦國。秦國的先祖原來是周王室的馬伕,靠著給周王室養馬,得到了一塊地盤。後來到了西周末年,因為西周首都鎬京被攻破,所以各地諸侯紛紛前來救援,這裡面就有秦國的先祖。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正是因為這次勤王之功,再加上趕跑了犬戎之後,秦國又幫著周平王遷都洛陽,所以周平王即位之後,就給了秦國一個伯爵的爵位,並且許諾秦國,以後在西方可以隨意擴張。只要趕跑了犬戎,所有得到的地盤,都可以歸秦國所有。

因為周王室的這個承諾,此後百年裡,秦國的歷代國君,開始玩了命的擴張,逐漸佔據了整個關中。等到秦國佔據整個關中的時候,此時已經是齊桓公稱霸的時候了。到了這個時候,秦國也想外出爭霸,但問題是,秦國想要東出,必須得走函谷關這條路線。

而這條路線,當時則是被晉國牢牢把持著。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接下來秦穆公在位期間,用出了各種招數,想要從晉國這邊開啟一條通道,軟的硬的都用過。軟的比如和親,硬的就來戰爭。但結果,不管是哪種招數,秦國都沒能實現東出的願望。

所以到了秦穆公晚年的時候,秦國便再也不想著東出的事情,開始努力在西方發展。因為秦國趕跑了西邊的犬戎,在西方勢力很大,所以後來還被周天子嘉獎了一下,這也是秦穆公稱霸的理由。

而秦穆公之後,接下來一直到戰國時期,秦國都沒有再向東方擴張。所以到了勾踐稱霸的時候,秦國依然被堵在函谷關以西,根本就管不著東方的事情。另外,秦國放棄東出之後,晉國開始對秦國進行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封鎖,導致在大家眼裡,此時的秦國,就是一個蠻夷之地。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勾踐稱霸的時候,秦國這邊正是秦厲共公在位期間。在這段時間裡,秦國主要是在西方擴張,但是像義渠以及巴蜀這樣的國家,秦國擊敗他們容易,但暫時還沒辦法吞併他們。

接下來的是齊國。

齊國在齊桓公稱霸的時候,一度成為了中原諸國之首。但是到了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國內部因為爭奪國君寶座的原因,開始混戰,導致齊國國力暴跌。等到齊國重新穩定之後,這時候晉國已經徹底崛起,齊國再也追不上了。

晉國崛起之後,除了在西方堵住秦國,不讓秦國東出之外,對齊國也沒少打壓,一直想盡了辦法,壓制齊國的發展。雖然齊景公在位期間,重用晏子等一大堆猛人,暫時扭轉了頹勢。但是等到齊景公去世之後,齊國很快就再次陷入了衰退期。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最重要的是,當年齊桓公在位的時候,收留了一個逃難的陳國公子,名叫陳完。而陳完入齊之後,還改了個姓氏,改氏為田。而田氏經過幾代的發展之後,到了春秋中後期的時候,已經成了齊國內部首屈一指的大族。

後來,田氏更是清理了齊國內部支援公族的幾個大族,架空了齊國國君,獨掌大權。勾踐稱霸的時候,齊國正是齊平公在位期間。此時田氏已經徹底掌握了大權,正在忙著對內清除反對勢力,準備謀朝篡位。所以,勾踐稱霸的時候,齊國基本無力去管國外的事情,自己那點事情還忙不過來呢。

齊國之後,便是晉國,晉國的事情,也是最多的。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晉國在西周時期,就是一個大國,當年晉國的初代國君,是周武王的兒子,而且還是姜子牙的外孫。後來到了東周初期的時候,晉國更是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一流強國。

但可惜的是,後來晉國內部,宗室之間大宗和小宗圍繞著國君的寶座,開始連年混戰,所以晉國才錯過了首先稱霸的機會。齊桓公稱霸的時候,晉國內部已經開始穩定,並且逐漸清理公族,避免之前的惡性事件再次發生。

再之後不久,晉國公子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返回了晉國,成為了晉文公。秦國之所以願意支援晉文公,就是因為想以此插手晉國內政,以此開啟通道。但晉文公登基之後,依然不給土地,反倒是攛掇秦國一起去打楚國。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秦國為了得到東出的通道,只能幫著晉國一起去打楚國。所以接下來,在秦國的幫助下,晉國很快擊敗了楚國,最後晉文公也順利稱霸。

再之後,晉國就一直努力保持這種優勢。此後的上百年裡,秦國被晉國堵在西方,齊國則是一直被晉國壓制。南邊的楚國,算是唯一能夠和晉國競爭的超級大國,但基本也處於被壓著打的局面。

這樣的晉國,自然是很強的。但當年的晉文公在位期間,也給晉國留下了一個大雷。因為他爹在位的時候,把晉國宗室都給趕跑了,所以晉文公掌權之後,只能任用那些對自己忠誠的大臣。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後來,這些大臣的後代,經過幾代人的繁衍之後,形成了十一個超強的‘士大夫家族’,瓜分了晉國的高層權力。此後,這十一個家族,又開始相互混戰,逐漸將其他家族淘汰出局。

勾踐稱霸的時候,此時晉國內部的十一個世家,已經淘汰了五個,還剩六個。這六個家族,徹底架空了晉國國君,導致晉國根本無力對外開戰。這六個家族之間,彼此也是明爭暗鬥,極大消耗了晉國國力。

所以,勾踐稱霸的時候,晉國雖然象徵性地去抵擋了一下,但基本也沒有實力一致對外。如果當時晉國內部比較團結,估計勾踐也沒有稱霸的資格了。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最後一個,則是楚國。而楚國和越國的關係,也是所有大國當中,最多的一個。

楚國地處南方,向來被中原諸國視作蠻夷。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到了春秋初期的時候,楚國在南方几乎是跑馬圈地,迅速擴張,根本沒有任何阻力。直到晉文公登基的時候,楚國才逐漸北上,但很快又被晉文公壓制。

晉文公去世後,接下來的十多年裡,楚國一直被晉國壓制。直到十多年之後,楚國出了一位楚莊王,這才導致楚國開始逆風翻盤。楚莊王在位期間,楚國逐漸反過來壓制了晉國,順利稱霸。但楚莊王去世之後,楚國內部圍繞著繼承權,又開始進行混戰,導致楚國迅速丟掉了霸主國的位置。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與此同時,晉國為了徹底壓制楚國,就在楚國東側,扶持了一個吳國。此後的二十多年裡,吳國迅速壯大,逐漸成了楚國的心腹大患。等到吳國壯大起來之後,此時的晉國內部,已經出現了巨大的矛盾,急需休戰。至於其他諸侯國,也各自有休戰的理由。

所以,在這之後,晉國和楚國就簽訂了停戰協議。隨著晉楚兩國休戰,中原其他諸侯國,也開始停戰,所以接下來的爭霸戰爭,就轉移到了東南吳越地區。

晉楚兩國停戰之後,吳國卻沒有停戰,依然在不斷襲擾楚國。而且,接下來的四十年裡,吳國越來越強,甚至逐漸到了和楚國對等的高度。見到吳國崛起後,楚國便想在吳國身後,也扶持一個國家牽制吳國,這就是越國。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晉楚停戰四十年之後,此時的吳國,已經極為強大,楚國也已經徹底衰落。所以這一年,晉國撕毀了和約,聯合中原諸國進攻楚國,吳國也同時發力,一口氣打到了楚國王都。此時的楚國,已經瀕臨崩潰。但就在這個時候,秦國怕楚國滅亡之後,晉國一家獨大,所以派兵前來救援。與此同時,越國偷襲了吳國的老窩,導致吳國不得不撤兵。

在秦國和越國的幫助下,楚國總算是逃過一劫,順利復國。但經此一役之後,楚國元氣大傷。直到勾踐稱霸的時候,楚國還是在養傷,根本無力和越國爭霸。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吳國和越國結下了死仇。在這之後,便是吳國和越國的戰爭了。而吳國和越國開戰期間,楚國被打殘了,秦國被堵在西邊出不來,晉國內部士大夫家族混戰,齊國出現了一個奪權的田氏,這幾家都無力對外擴張。

所以,當吳國把越國吞併之後,吳國很順利就稱霸了,誰都阻止不了。而越國把吳國滅了之後,已經比原來的吳國更強。這時候的齊秦晉楚四國,自然更加無力阻止勾踐稱霸了。

而除了齊秦晉楚這四個國家之外,其他諸侯國,比如鄭國和宋國之類的二流諸侯國,在之前長達上百年的晉楚爭霸當中,根本沒有置身事外的權力,只能選邊站隊。這直接導致,這些二流諸侯國,此時都已經被打廢了。這些諸侯國,自然就更沒能力阻止勾踐了。

勾踐稱霸的時候,其他大國在幹什麼?為何有人說勾踐稱霸是撿漏?

至於最北邊的燕國,此時實力也就是一個二流諸侯國的水平,而且國內也有權臣掌權的問題。再加上地處北國,距離太遠,自然更沒機會插手勾踐的事情了。

這就是勾踐稱霸的時候,中原諸國的具體情況了。但凡當時有一個能打的,勾踐都不可能順利稱霸。就算勾踐再強,恐怕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想之前的晉楚爭霸那樣,陷入常年的戰爭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