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文/都安

在這個純電車有著多項政策補貼支援又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許多人買車的時候都面臨一個問題:選擇傳統油車但是加油貴,還是選擇電車但可能帶來續航焦慮。許多使用者在網路上搜尋了大量油車和電車分別的優缺點的資料之後,發現“功過相抵”還是十分糾結。

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是否買電車,那就是——你那裡冬/夏季容易堵車嗎?

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堵車變成賭車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角度有些過於另闢蹊徑,但是思考過後的確會對正在購車觀望階段的使用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就拿最近大家才經歷過的春節返程來說,在返程高峰的高速路上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純電動車並不多見。春節返程高峰的全國高速公路車流量在1月26日、27日連續兩天超過5000萬輛次,很多路段的高速都出現了嚴重擁堵

完全依靠電量去走完不知道要堵多久的路程,還真的是在賭。

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因為冬天的電車續航本來就會縮水,提前的充電準備時長不說,不管等幾個小時充滿電就能走,但是如果路上遇見堵車,冬天夏天空調不能斷,耗電是肯定的。很多車主一上路還沒有遇上堵車就開始擔心電量,需要時刻注意,低於20%之後焦慮的心情就會更重了。

如果說沒有低電量去充電,在服務區充電又需要好幾個小時,排隊的時候不敢上廁所,好不容易充滿電,然後又繼續回來堵車……所以即使新能源綠牌車很多,敢真正拿去開長途,或者開到高速公路上去堵車的大部分都是混動車型,確實這樣也更加靠譜。

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理論上電車適合堵車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認為按理論來說電車應該比油車更適合堵車,其實這話也沒錯,但是沒有結合實際。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堵車的三大特徵(頻繁制動、低負載行駛、頻繁啟動)下的油車和電車核心部件燒油/耗電情況。

油車:發動機啟動是需要一個過渡過程的,持續時間以秒計。這段動態過程的效率很低,費油。另外,由於燃燒的必要條件:溫度和氧氣量兩個條件都不達標,所以燃油會發生不完全燃燒,導致燃油經濟性特別低,也就是耗油嚴重。

電車:電動汽車動力驅動裝置系統是由電機、電池和電控等部件構成的。電機頻繁制動也很耗電,制動發電可以回收一部分能量。但是由於車速很低,回收效率低,回收的部分很小,幾乎沒有。另外在低負載低速下,電機的效率也低。只是沒有發動機低得那麼明顯。不過電機的頻繁啟動以毫秒計,損耗電率等於0。

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實際上只帶來焦慮

在以上三點基礎上來說,電動車的電機的確在3個環節均更加具備優勢,特別是在“頻繁啟動”這一環節。那為什麼還說在實際應用中,電車還比油車堵車更痛苦呢?

因為開車不只是電機在工作,在堵車時候,電動汽車除了電動機外,很多其他耗電部件還在工作。比如空調、熱風、儀表等。

例如:標160km的電動汽車,實際也就能跑120km左右,冬季更加縮水。如果開車同時用空調,里程會縮減到100km左右(這個數字來自司機實際使用感受)。

開電車回家堵車變成“賭車”,堵的不是車是司機的心!

那麼我們可以推理一下,空調並不是根據里程耗電,而是根據時間耗電的。不堵車情況下100km大概需要1個小時左右,就要消耗掉20km左右的電量。如果堵車兩個小時,就會扣掉40km的電量,而一輛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低於50km的時候,車主的焦慮情緒就又會到來,沒有空調只會讓環境溫度更糟糕,心情更煩悶,所以或許會需要開更多的空調。

寫在最後:

所以,筆者還是認為大部分家用電車只適合短途、氣溫適宜、路況較好的一些場景,如果真的要長途又開高峰路段的話,選擇電車或許才沒那麼多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