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來,白茶越苦,回甘越甜?別再這樣認為了

苦盡甘來,白茶越苦,回甘越甜?別再這樣認為了

好茶有回甘

但回甘是怎麼來的?

難道真的像大家平時說的那樣

苦盡甘才來嗎?

看看小白的分析吧

文 | 小白

01

苦盡甘來、先苦後甜。

這是一種理想狀態。

苦和甜捆綁,往往都讓人聯想到這類詞。

茶圈中,有不少茶客以回甘來定義一款茶的品質。

雖然並沒有大錯,好茶入喉的確會伴有強烈的回甘生津。

只是,二者結合,讓不少茶友產生了錯誤的思維。

像最近留言中的一條:“是不是越苦的茶,回甘也越好呢?都說先苦後甜,我覺得很有道理。”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好白茶給人的感受可不應該苦澀,而是鮮香醇爽。

比如,高山茶園的白茶,內質豐富,體內的茶氨酸物質含量高,沖泡出的茶湯自然鮮爽非常。

茶湯苦澀的主要來源,是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苦澀物質是茶必不可少的,但卻可以透過其他物質進行平衡,不至於讓口感過於苦澀。

回甘是一種延後反應的甜,是好茶的表現。

優質白茶,不需要先苦後甜。

苦盡甘來,白茶越苦,回甘越甜?別再這樣認為了

02

苦和回甘無關。

就像太姥山的高山茶園,地理環境優越,海拔在600米及以上,遠離城市的車水馬龍。

適宜的溫度,有利於茶樹緩慢生長,積累內質。

海拔的優勢,有云霧繚繞,柔和的日光照耀,茶樹的內質豐富無比,同時,也達到了均衡的狀態。

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都適中,茶湯不易有苦澀感。

再加上工藝的精湛,茶葉能順利地排出多餘水分,也在過程中將苦澀物質流失了一部分。

這樣產出的白茶,怎麼還需要先苦後甜呢?

不需要,所以,茶圈中“越苦的茶才有好回甘”的說法,是謠傳罷了。

苦澀感強烈的茶,並不受歡迎。

一杯苦澀難言的茶,和一杯清爽甘甜的茶,相信大家更願意選擇後者。

入口苦澀,與優質白茶應有的風味相悖。

不僅白茶,就算是其他茶類,在品質好、沖泡方式正確的前提下,茶湯滋味都不應該是苦澀、刺激的。

已經知道,苦澀是由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決定。

正常沖泡下的茶湯,湯感苦澀,多是這兩種物質超標。

也就意味著,這款白茶的產區、工藝、儲存,其中某一行環節出現了問題。

導致茶葉的苦澀物質過多,不能與其它物質相平衡,最後茶湯苦澀。

品質不佳的茶,得不到茶友的青睞不足為奇。

總之,常說的“先苦後甜”,與好茶的滋味背道而馳。

好茶的苦澀感不明顯,回甘反應是喝下茶湯後,口腔自然產生的生津感和回味無窮。

苦盡甘來,白茶越苦,回甘越甜?別再這樣認為了

03

回甘是一種延後反應的甜。

就像白米飯,當多次咀嚼後,會感覺到一點甜意。

這裡大家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吃米飯的時候,細嚼40s左右,差不多就可以感受到甜味。

原理就是,我們的唾液中含有澱粉酶,糧穀類食品中有澱粉。

在口腔中咀嚼的過程中,唾液澱粉酶將澱粉轉化成麥芽糖。

所以,只要充分的咀嚼,生成足夠的麥芽糖,白米飯也是有甜的。

白茶的回甘,便是這麼個道理。

並不是入口即甜,而是經過一小段反應時間,逐漸湧現的甜。

而苦盡甘來的甜,實則是一種假象。

就像冬天用冷水洗手,明明是刺骨的涼意,卻覺得熱。

味覺也是一樣,當喝到一杯苦澀的茶湯之後,就算喝白開水也是甜的。

味蕾被苦澀滋味刺激到麻木,用更專業的術語表達,就是“感覺對比”。

人體的感覺,會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這曼妙的體驗,正是白茶的回甘。

只是回甘的等待時間,快慢不一,主要取決於內質含量的多少。

比如,經歷了倒春寒等惡劣氣候的高山白茶,俗話說,“霜打的蔬菜格外甜”,白茶的體內甜味物質大大增加。

不僅回甘強烈明顯,還能做到“入口即甜”,甜味釋放快速。

在生長時期,積攢了大量甜味物質,入口便是陣陣清甜涼意。

迫不及待的綻放,自入口開始,就嶄露頭角。

頗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味。

苦盡甘來,白茶越苦,回甘越甜?別再這樣認為了

04

好茶的回甘表現還有哪些?

除了前面的回甘迅速,好茶的回甘,還可以從3個方面體現。

一方面,回甘明顯。

高山白茶的內質充足,養分充沛,正確沖泡後的茶湯,營養物質析出,湯水豐腴飽滿。

送入口腔,不消片刻,回甘自然明顯。

也許有茶友會問:“我喝的白茶,有回甘,但又沒那麼甜,是不是好茶呢?”

甘即甜,但回甘與日常認為的甜不一樣,國標中對好白茶的定義,是鮮香醇爽,是不講究甜的。

所以,不要認為回甘的甜,能明顯到像吃了糖果一般。

那是不對勁的甜味,白茶的回甘應該是輕盈的,是鮮甜、清甜。

一方面,回甘持續時間長。

同樣得益於白茶的豐富內質,才能有持續時間較長的回甘。

能持續三五分鐘,甚至十來分鐘,回甘持久也是好茶的象徵之一。

沒有回甘,或是會回甘微弱、轉瞬即逝,是內質不足的表現。

像產區不佳、工藝不精湛的白茶,內質匱乏,回甘不強烈的同時,也不夠持久。

還有一方面,好茶的回甘常常伴有茶香。

品質上乘的白茶,茶香層次豐富,入口鮮香醇爽,一口下肚,讓人唇齒留香,念念不忘。

茶湯中的落水香更加豐富,稠滑的茶湯,加上馥郁的茶香,使回甘伴隨著層層茶香湧來。

而內質單薄的茶,香氣滋味的層次單一,毫無記憶點。

跟白開水似的空洞無內容,毫無可欣賞之處。

苦盡甘來,白茶越苦,回甘越甜?別再這樣認為了

05

總而言之,好茶的回甘與苦澀毫無關聯。

白茶無需“先苦”,便能有“後甜”。

將回甘形象塑造成“先苦後甜”的人,或許是為了其白茶的品質不佳作掩護吧。

謠傳,終於智者。

苦澀的茶,不建議飲用,是苦澀物質過多,滋味不均衡的產物。

好茶就算不是入口即甜,但也絕不是“入口即苦”。

回甘是好白茶的表現,回甘明顯、迅速、持續時間長,同時還伴有茶香。

好茶有回甘,但不能將回甘作為好茶的唯一標準。

每個人的感官靈敏度不一致。

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口中有一千種滋味感受。

不能片面地用回甘就將一款茶的品質定義,但好茶不苦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