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除非你打算獨自在洞穴裡度過餘生,否則不管你喜不喜歡集體,你都沒法擺脫它。

去年,我加入了一個新團隊,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算是慢慢在融入。但團隊人員的變化、合作人員有不同的知識技能背景等原因,讓我覺得自己遇到了一些團隊合作問題,似乎患上了“團隊恐懼症”。

《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而《小團隊溝通課》這本書可以說是擊中了我的痛點——

如何在小型團體與團隊中做一個出色的溝通者

作者J。丹·羅斯維爾,是美國卡布利洛學院傳播系主任,是人際溝通領域的卓越學者和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曾榮獲近20個教學獎項。而這本書,是他所著的人際溝通類書籍中的代表作。

同時,這本書也是再版多次的美國權威小型團隊溝通教材,暢銷20多年。作為一本教材,作者把“小團體、團隊溝通”這件事情,介紹得非常系統和詳細。

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都搭配了研究資料、真實案例、自我測評以及電影故事,讓整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而且可讀性很強。

《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這本書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小團隊、瞭解溝通能力模型,並且迅速融入團隊、提高團隊運作效率。

01 為什麼是小團隊?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中有個副標題——“communicating in small groups and teams”,也就是“在小團體和團隊中的溝通”。那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下,為什麼作者關注於“小團體和團隊”呢?

首先,在我看來,小團體和團隊是很常見的。

在學校裡,有小組討論、小組作業或者團體比賽,這些往往都需要我們組成臨時的小團隊。工作中也有大量的小團體,比如不同的職能部門,或者部門中再分為不同小組;還有各種因為專案合作而組成的臨時團隊。其實,家庭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小團隊。

接著,我們來看看

小團體和團隊的優勢

一項針對329個團體的2623名成員的研究顯示,3-8人的團體遠比9人或以上的團隊更高效。其中,3-6人的團體生產率是最高的。

這是因為,團體規模的增加,會使其複雜性上升。而這種複雜性包括成員之間的互動、協調成員時間以安排會議、以及做決策所需要的時間,等等。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2010年的研究,在一個7人的決策小組中,每增多1名成員,決策效率就會下降10%左右。

那麼,

團體和團隊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有的團隊都是團體,但並非所有的團體都是團隊。團隊是專業化的團體。

在書中,作者給出了區分團體和團隊的4個關鍵特徵:協作跟相互依存、成員技能多樣化和互補、有更為強烈的身份認同感、以及大量的資源和長期的時間承諾。

可見,要從團體升級為團隊並非易事;大概有不少創業失敗,都能歸結到“偽團隊”的名下,就是“表面看起來像個團隊,但沒有人真心參與團隊合作”。

雖然不是所有的小團體都能成為合作型的小團隊,但書中的工作方式、溝通方法依然能讓團體受益。

02 溝通不是把萬能鑰匙

溝通本身不是結果,它僅僅是通向結果的一種途徑。

《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作者在書的第一章,就明確指出了一些“溝通的謬論”;

其中之一就是“溝通是把萬能鑰匙”

。同時,附有一個15道是非題的自我測試,我們可以去測一測對“團隊溝通”瞭解多少。我測試的結果是100分中只得到了40分,也就是不及格,很明顯我對“團隊溝通”存在不少誤解。

比如有一題“

團隊中有些成員毫無作為

”,正確答案是“×”,而我認為是“√”。我一定不是唯一這麼認為的人,因為在格瑞斯2013年的一項調查中顯示,“高達97%的被調查學生表示,他們曾經在完成小組作業時,獨自一人承擔了全部工作”。一旦抱有這種想法,我們就會對團體或者團隊的印象比較差,從而影響團隊的溝通和效率。在我看來,造成這種想法的原因之一,是對“團隊角色”的認識不夠全面。

《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書中,作者把

團隊角色分為正式和非正式

兩大類;正式角色就是我們在團隊中的職位,對應著具體的工作內容;

非正式角色則強調功能性,反映在成員的溝通交流之中,又可以分為任務型、維護型和自我中心型。

任務型專注於生產率最大化,自我中心型只關注自己,而

維護型角色,專注於凝聚力

。凝聚力對於團體、團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看看現在越來越多的團建活動就可想而知。

但維護型角色可能是團隊的鼓勵者、壓力釋放者和記錄者等服務行政人員,他們往往被視為團隊中的協助者而非實幹家,所以他維護型角色對團隊的貢獻容易被忽視和低估,而他們在團隊中的地位也往往較低。

倘若沒有了解維護型角色的團隊重要性,那在日常溝通中,必定會出現誤解,不利於團隊的工作效率。

當然,影響團隊溝通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團體氣氛、團體領導、成員文化差異等等,這些在書中也都有詳細介紹。

03 瞭解自己,融入團隊

也許我們不是團隊管理者,也不需要自己去建立團隊;但我們一定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快速有效地融入團隊,在其中發揮作用,提升團隊能力。

那麼,我們可以先透過書中的一些測試去了解自己,比如

你是個人主義者還是集體主義者

,比如

你在參與小團體決策和解決問題時的社會惰化程度

,比如

你喜歡防禦性溝通還是支援性溝通

書中的測試題一定是經過了多次最佳化的,不僅設定了多種問題形式、配合容易理解的情景、合適的選項,而且我在做題的時也很難猜測到某題的測試意圖。

面對這樣的測試題,如果你誠實回答,一定會對自己的“團隊溝通”能力有更全面真實的瞭解。

《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書中每一章結尾的提升練習中,都有一個“

影片案例

”,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內容。

影片案例,是作者針對本章內容而列出的一個電影清單

。首先會非常簡單地介紹每部電影的內容,然後提出一個關於“團隊溝通”的問題,讓讀者去電影中尋找答案。涉及到的電影有《指環王》、《瘋狂原始人》、《飢餓遊戲》、《十二怒漢》、《星際迷航》等等。

《小團隊溝通課》| 你有“團隊恐懼症”嗎?

《小團隊溝通課》作為一本暢銷20年的權威教材,內容是系統而豐富的,非常適合在遇到團隊溝通問題的時,尋找解決方案。

對於小團體、團隊而言,有一個核心主題是不變的:

合作比競爭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