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不僅要“管住吃”,還要“管住說”,你知道為什麼嗎?

人們常說:“邁開腿管住嘴”,我以前認為“管住嘴”就是“管住吃”,要少吃一點,而且少吃一些對身體健康不利的食物。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的認知相同。

最近,我無意中瀏覽的有篇文章中提到,“管住嘴”還有一層意思,是“管住說”,就是要說話要“少”,而且說話要“慢”一點說。

這個對我啟發很大。並讓我回想起有人曾經對我說過的話。

我性格特別外向,特別愛說話,說話又特別快,經常和人聊起來滔滔不絕,話題一個接一個,感覺心情也愉悅,別人都說我心態好,但身體卻不好。

有一次,在我說了好多話,聊天聊的正熱烈時,有個人提醒我說:“少說點話,說話傷氣。”

“管住嘴”不僅要“管住吃”,還要“管住說”,你知道為什麼嗎?

當時我沒懂,後來看到那篇隨意瀏覽的文章,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才明白了管住嘴有兩層意思,一是“管住吃”,二是“管住說”。

先說說“管住吃”,“管住吃”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

有句話說:病從口入,就是說有好多病是吃出來的,比如當今高發病三高症,不對,是四高症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現在又增加了一個高尿酸。這幾種病都是與吃有很大關係的病。

還有部分人的脾胃病,肝膽疾病,也與暴飲暴食有關係。

還有部分人的肥胖病,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

也許有人要說:“那我餓呀 ,餓了就的吃。”

其實飢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然飢餓,另一種享樂飢餓。

自然飢餓就是幾個小時沒有吃飯後,胃就會不舒服,人會產生與飢餓相關的感覺。這種飢餓代表著人體對能量和食物的渴望。

享樂飢餓則是在不需要吃飯的時候,因為本能對於美食和味覺刺激的渴望,而帶來的”偽飢餓“。這種“偽飢餓”代表著人體對快樂和滿足感的渴望。

“管住嘴”不僅要“管住吃”,還要“管住說”,你知道為什麼嗎?

許多疾病都源於”偽飢餓“,就是在沒有感覺到餓,就繼續再吃,吃飽了還吃 ,而且往往這種人吃飯的速度也快,根本做不到細嚼慢嚥。

“管住吃”,就是要吃的少點,吃的慢點,餓了再吃。

我自己是經常提醒自己,但總是做的不夠好。

再說說“管住說”。俗話說,“人老話多”。雖說多唸叨唸叨,有利於排解壓力,但說太多了也不行,因為“話多傷氣”。

這個我有體會,以前不懂,自從讀那篇文章後,再結合自己身體狀況表現,現在明白了。

我有個症狀,總是在用心和人說話時就出汗,先從額頭部出汗,再到身上,我想原因就是說話消耗了人體的陽氣,氣虛了就出汗,這就是人經常說的出虛汗。

最近,經查閱資料得知:“話多傷氣”的說法最早源於金代著名醫學家李東恆的《省言箴》。

中醫認為,語音出於肺而根於腎,又因心而主神志,管理語言的表達有“言為心聲”之說。所以,語言過多,既會損傷肺腎之氣,又耗心神。

“管住嘴”不僅要“管住吃”,還要“管住說”,你知道為什麼嗎?

有人提倡靜坐,就是讓少說一點,透過靜坐來養氣,起到修復身體的目的。

現在我靜坐,對靜坐養氣有體會,過去對靜坐的作用不太理解,現在明白“入靜”養“氣”是真的很有效。最近我每天做“還陽臥”, 對睡眠很有幫助,我認為原因就是“入靜”而“養氣”的作用。

為了身體,我們不僅要“管住吃”,還要“管住說”。

不過,管住說不是不說,而是“少言”,不是“禁言”,該說的話應該說,該發洩的也應當發洩,但切記不要過度。

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身體健康出發,“管住吃”, 少吃一點,吃慢一點。“管住說”,少說一點,說慢一點。為了自身的健康,經常提醒自己做到這兩個方面。

如果喜歡贊同文章內容觀點,請你點贊轉發,提醒更多人注意、檢點自己的這兩個方面。